第73章 不好意思,老子谁也不惯!(2/2)
话音刚落,一段锣鼓点响起。
“接下来,请说唱团侯宝林、郭启儒两位老师,为大家献上经典相声——《夜行记》!”大伙儿都屏住呼吸,眼睛瞪得溜圆,跟听见了金元宝掉地上似的。
也不知听了多大会儿,三大爷实在憋不住了,溜出去上了一趟公厕。
回来时,压着嗓子,憋着笑:“诶,你猜我瞅见谁了?”
李胜一愣:“谁啊?”
三大爷嘴角一翘:“门外蹲着十几号人,墙根儿都快蹲出坑来了!一大爷,还有大姨妈,全在!我一露头,一大爷立马扯过围巾把脸蒙上,跟做贼似的!”
李胜一听,直摇头:“别逗了!他可是堂堂一大爷,能干这事儿?”
“你可太天真了!”三大爷笑得直拍大腿,“人家是相声铁粉,梅兰芳的戏迷,听得上瘾,连脸都不要了!”
李胜一听,倒也不觉得稀奇了。
想当年村里第一台电视机搬进来,街坊四邻天天蹲门口,眼巴巴盼着人家开门。可主人家呢?门一锁,窗户一拉,理都不理。
这年头,收音机就是稀罕物,比新媳妇儿还金贵。
谁能想到,堂堂一大爷,居然为了听戏,偷偷摸摸趴墙根儿?真是活久见!
“听就听呗,不打扰咱就行。”李胜摆摆手。
三大爷点头:“还是你心胸宽,有格局!”
一小时后,春节联播结束了。
李胜收了收音机,转头问:“还听不?”
王大爷搓着手:“走走走,回家备年货,年夜饭还得蒸枣糕。”
三大爷和傻柱也站起身:“歇会儿吧,这玩意儿听过一回就够吹一年了。”
没人赖着不走——虽然心里痒痒得像猫挠,但谁也不好意思占着人家的地儿、抢着人家的耳福。
人家辛辛苦苦攒的收音机,不是公共音响。
李胜带着小兰,拎着烟花盒子出了院门。
屋里,张雪梅一边听着余音,一边擦桌子拖地,忙得脚不沾地。
后院里,李胜把烟花盒往水槽边那块老石磨上一搁,掏出火柴,“嗤”地一划——
这年头,能放这玩意儿的,不是官宦家,就是手里攥着存款的主儿。
院里顿时炸开锅,女人孩子全涌出来,脖子伸得老长。
“哇——!”
盒子一炸,里头哗啦啦窜出七彩花串,像层层叠叠的宝塔,每开一层,颜色就变一回:红的像火,金的像云,绿的像翡翠,蓝的像深海。
大伙儿还没缓过神,突然“砰”一声,半空炸开个斗大的“喜”字!
“好——!”人堆里爆发出震天响的叫好声。
小兰脸蛋红扑扑的,跟朵小牡丹似的,四周全是羡慕的眼神。
她自己也懵了——这玩意儿,是她家的?
说不清是开心,还是得意,心里头像揣了个小太阳,暖烘烘的,还有点飘。
有几个孩子壮着胆子跑过来,小声问:“小兰,我能跟你一块儿放吗?”
小兰回头瞅了眼李胜。
李胜笑着点头:“你平时跟谁玩得好,就喊谁来。”
他管得松,但也不惯着谁。
除了高家那小子——那孩子,谁都不带。
小兰乐呵呵地朝何雨水招手:“雨水姐!快来!我一个人点,手都哆嗦!”
何雨水咯咯笑着跑过来,手把手教她点引信。
夜空中,烟花一朵接一朵炸开,红的、绿的、金的,像泼洒了整条银河。
“噼里啪啦!”“砰!砰!砰!”
四九城的夜,被火光染成了彩色的绸缎。
过年嘛,有权有势的人多,热闹就得够劲儿。
午夜,一家人守岁到凌晨,啃完热腾腾的饺子,才歪在床上睡了。
第二天,天刚亮,饭还没咽完,李胜就拎起装着瓜果点心的篮子——去给师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