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报复(1/2)
“说什么胡话,老子可是官差,有正经任务在身,怎么能耗在这鬼地方?”
听说苏宴昔的决定,韦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刘头儿,咱们是押送流放队伍的官差,又不是那就地坐化的活菩萨。
镇上那些个百姓要死就让他们死,别碍着咱们的事不就行了?”
他瞥了眼苏宴昔,凑近了些道:“别婆婆妈妈的,你才是这流放班子的头,哪能真的什么都听一个娘们的。
传回京中,你以后在兄弟面面前,还要不要脸了?”
刘元当然知道要脸。
可要是命都没了,脸有屁用。
懒的跟韦达费口舌,他直接把佩刀往桌子上一拍,冷喝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上头若是怪罪下来,由我刘某人一力承担。
谁要是再叽叽歪歪,或是说那些动摇军心的话,别怪老子手里的刀不认人。”
“好你个刘元!”韦达一拍桌子起身,冷笑道:“姓刘的,你可别忘了,咱俩领的不是一份差事。
你带着你的人在这儿等死,我不拦着。
可你,也别阻了大家的活路!”
他说着,大步就要朝外走。
刘元见状要拦,就见门口呼啦啦进来了几个人。
程炳苍走在走前,身上那副久经沙场的气势,顿时压的韦达后退了半步。
更别提后头还跟着朝中德高望重的孟德轩,以及虽然被卸了官职,可在京中依旧遍布人脉的陈齐安。
康元帝虽然判了他们流放,却碍于史官的笔,既没抄家也没下狱。
保不齐哪天,就会被召回京城重新获得重用。
所以这里头的哪一个,韦达都不敢真的得罪,只能硬着头皮道:“几位,刘班头猪油蒙了心,非得往那死路上撞。
你们是聪明人,难道也要拖家带口的,跟着他违背圣旨?”
京城里但凡当官的,哪个不怕圣旨?
光是这么想想,韦达就觉得事情已经成了大半。
不等他开口,忽听孟德轩问:“韦头儿是不是忘了,我们几个被流放的罪名?”
韦达道:“文书上写,您三位是因为对陛下不敬……”
韦达脸色难看。
他们这是在威胁他。
他们都对陛下不敬了,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苏宴昔站起身,朝着程炳苍等人行了个拱手礼,态度恭敬道:“宴昔代白沙镇一众百姓,谢过三位大人。”
说着,她又行了一礼,“侄女儿替爹娘和家中几位兄长,谢过三位世伯相助。”
程炳苍赶忙上前几步,扶住她道:“你这丫头,凭咱们两家的关系,哪用得着说这般见外的话。”
一旁的孟德轩也赶忙道:“你程伯伯说的是,往后再这么见外,我们可要生气了。
再说了,你是为了治病救人才要留下,行的是大义之事,凡我大雍男儿皆该鼎力相助才是。”
陈齐安慢二人一步,满脸正色道:“丫头,若有需要只管言语一声,世伯绝不推辞。
还有你那两位兄长,不必心疼他们,只管把他们当牛当马使唤就是。”
闻言,程炳苍瞥了他一眼,“不愧是当过京中守备的人,嘴皮子就是比老夫这个武将厉害。”
陈齐安忙要解释,就见孟德轩捋了把发白的胡须,幽幽道:“炳苍言之有理。”
话落,两位老友对视一眼,当即爽朗大笑了起来。
屋内紧张的氛围,也被这笑声冲淡了不少。
苏宴昔递上一张写着几样中药的纸,道:“不瞒三位世伯,宴昔眼下确实有事需要相帮。”
“来,我看看!”
三人同时出手,险些没把薄薄的纸撕成三半。
眼神在空中交汇着,很快达成共识。
人最多的程家负责寻找其中三味草药,而孟、陈两家则负责另外四味,一家两味。
见大家都去忙了,刘元试探问:“苏小姐,可有什么需要在下去做?”
苏宴昔:“自然。”
眼下本就人手不够,她又怎么可能放着现成的好手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