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顺藤摸瓜的反击(2/2)
阵斩赵将?
箭杀韩王?
俘虏全族?
这一件件,一桩桩,单独拎出任何一件,都足以称得上是天大的功劳。
可现在,这些功劳,竟然全部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一个他们之前,还以为只是个走了狗屎运的医药官的年轻人身上。
“咕咚。”
不知是谁,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随即,整个朝堂,像是被引爆的火药桶,瞬间沸腾!
“我的天……这……这军报上说的,都是真的?”
“又是魏哲!怎么又是这个魏哲!”
“先是献上金疮神药,让全军战力凭空暴涨三成,如今,又立下了这等……这等旷世奇功!”
“斩将!诛王!这四个字,我大秦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过了!”
大臣们再也顾不上礼仪,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震撼。
李斯站在队列前方,他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眸子里,此刻也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想起了数月前,在朝堂之上,那个面对自己诘难,依旧从容不迫的年轻人。
当时,他只觉得此子心性不凡,是个人才。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此子的锋芒,竟会如此之盛,如此之烈!
丞相王绾更是手脚冰凉。
他想得更深。
魏哲此举,看似鲁莽,擅自调兵,乃是兵家大忌。
可结果,却是挽救了整个战局,为蒙武,为大秦,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这份功劳,足以掩盖他所有的“过失”。
这是一个,有勇,有谋,更有……滔天胆魄的怪物!
“诸位,可还记得武安君?”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忽然用一种梦呓般的声音,喃喃说道。
武安君!
白起!
这个名字一出,周围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下去。
那是一个禁忌。
一个代表着杀戮与战神的名字。
一个让六国小儿,至今不敢夜啼的名字。
“武安君当年,长平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卒,威震天下。”老将军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可那也是在他领兵多年之后。”
“而这个魏哲,年仅弱冠,初次领兵,便做下了‘斩将诛王’这等大事!”
“更重要的是,”另一名文臣接口道,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武安君虽功高盖世,却也为天下诟病其残暴。而魏哲此举,诛杀首恶韩王,干净利落,一举荡平所有后患,其手段之高明,用心之深远,简直……简直匪夷所思!”
“何止是高明!”一名武将激动地满脸通红,“你们没看到军报上写的吗?蒙武上将军都说了,若非魏哲力挽狂澜,他险些酿成大错!这等于说,魏哲是以一己之力,保住了这灭韩之战的完美无瑕!”
“此功,比破城之功,更大!”
“此功,当为灭韩第一!”
群臣的议论,越来越热烈。
他们看向魏哲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敬畏,甚至是……恐惧。
这样一个文能献药安邦,武能斩将灭国的妖孽,他的未来,将会走到何种地步?
就在这片嘈杂之中,丞相王绾,忽然深吸一口气。
他手持笏板,再次从队列中走出,对着王座,深深一拜。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议论。
“启禀王上!”
“裨将魏哲,献神药以强军,此为不世之功!”
“今又在灭韩之战中,洞若观火,力挽狂澜,斩将诛王,为我大秦立下旷世奇功!”
“两功并立,功高盖世!臣以为,若不大赏,不足以彰显王上之圣明,不足以激励三军将士之心!”
“臣,恳请王上,重赏魏哲!”
话音落下,他深深地拜了下去。
整个麒麟殿,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看向了王绾。
这位百官之首,大秦的丞相,竟然亲自站出来,为魏哲请功!
而且,是用如此高的调子!
廷尉李斯眼中精光一闪,几乎在王绾话音落下的瞬间,也立刻出列。
“臣,附议!”
他同样躬身下拜,声音斩钉截铁。
“魏哲将军之功,彪炳史册!当重赏!”
两大朝堂巨头,两大派系领袖,竟然在这一刻,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其余的臣子,哪里还不明白?
风向,已经定了。
“臣附议!当重赏魏哲将军!”
“臣附议!请王上降下天恩!”
“臣等附议!”
一时间,麒麟殿内,附议之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无论心中作何感想,是嫉妒,是羡慕,还是畏惧。
在这一刻,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做出了最聪明的选择。
其一,王上对魏哲的欣赏,已经毫不掩饰,此刻顺水推舟,便是迎合圣意。
其二,魏哲此人,已经展露出了神鬼莫测的手段和冲天而起的势头,与其将来为敌,不如现在就结个善缘。
得罪一个冉冉升起的将星,绝不是明智之举。
王座之上,嬴政看着下方这空前团结的一幕,脸上终于再次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只要你为大秦立功,无论出身,无论资历,寡人,都不吝封赏!
他缓缓抬起手,虚虚一压。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君王的最后决断。
嬴政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宫殿,望向了遥远的韩国故地。
他的声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大殿之中缓缓回荡。
“诸卿所言,正合寡人之意。”
“金疮药之功,灭韩之功,两桩不世之功,岂能分开赏赐?”
“寡人,早有打算。”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敲在众人的心上。
“要为魏哲,合功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