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功劳?不,这是烫手山芋(2/2)
他需要他们去拼命,去流血,去用尸体和城墙,为他争取最后一点逃跑的时间。
只有韩非,依旧静静地站在那里,冷眼旁观。
他看着那个在王座前挥舞着长剑,表演着最后英勇的君王,只觉得无比的荒谬与可笑。
一场闹剧。
一场用整个国家的命运,来陪葬的,一个人的闹剧。
……
朝会草草结束。
韩王安疾步走入后殿,脸上的悲壮瞬间被急切与惶恐取代。
一名老寺人,如同鬼影般从屏风后滑了出来。
“办妥了?”韩王安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颤音。
“回大王,都办妥了。”
老寺人躬着身子,声音尖细。
“赵国的使者已经确认,他们派了一支精锐,就在城东三十里的密林中接应。”
“只要大王能逃出城,他们便会立刻护送大王前往邯郸。”
“好!好!”
韩王安激动得连连搓手,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赵王还算有良心!寡人到了邯郸,便可另起炉灶,日后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他看了一眼殿外,秦军的喊杀声仿佛又近了一些。
“不能再等了!”
“立刻!马上!准备密道!寡人要立刻出宫!”
“诺。”
老寺人应了一声,转身便去准备。
韩王安独自站在殿中,他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这富丽堂皇的宫殿。
没有不舍,没有留恋。
只有一种即将逃出生天的窃喜。
至于那些被他鼓动去死战的臣子和军民,至于这座即将化为废墟的城池,至于这个即将灭亡的国家。
都与他无关了。
他,只想活着。
……
新郑城外。
黑云压城城欲摧。
数十万秦军,如同一片黑色的钢铁森林,将整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巨大的攻城槌,狰狞的箭塔,散发着寒光的云梯,无声地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血腥。
中军帅旗下,蒙武一身重甲,面容冷峻。
他看了一眼天色,太阳已经升到了最高点。
“时辰已到。”
他缓缓举起右手,然后重重挥下。
“传我将令!”
“攻城!”
“咚——咚——咚——!”
苍凉而沉重的战鼓声,瞬间敲响!
如同死神的心跳,响彻天地!
“杀!”
“杀!”
“杀!”
山崩海啸般的呐喊声,从数十万秦军的胸膛中爆发出来!
黑色的潮水,动了。
无数身披重甲的秦国锐士,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如同地狱里涌出的洪流,向着新郑那看似坚固的城墙,发起了决死的冲锋!
箭矢如蝗,铺天盖地。
滚石如雨,檑木如林。
战争,这台最残酷的绞肉机,在这一刻,发出了它最刺耳的轰鸣。
而在主战场之外,新郑城的东侧。
一片绵延数里的丘陵与树林之间,一支万余人的秦军,正安静地游弋着。
他们没有参与攻城,只是像一群耐心的猎手,封锁了所有可能逃离的路线。
为首一将,正是魏哲。
他身着裨将甲胄,端坐于乌骓马之上,神色平静。
他没有去看远处那惨烈的攻城战,目光始终锁定在前方那片寂静的树林。
蒙恬给他的命令,不是攻城,也不是杀敌。
而是“把韩王的脑袋,给本将带回来”。
这是一道奇怪的命令。
这意味着,蒙恬预判了韩王安不会死守,而是会逃跑。
魏哲抬头看了一眼城墙上,那面代表着韩王的旗帜依旧在飘扬。
但他知道,那只是一个幌子。
一个真正的君王,在国破家亡之际,要么战死在城头,要么自尽于宫中。
绝不会像一只受惊的兔子,想着挖个洞钻出去。
他耐心地等待着。
他在等那个戴着王冠的猎物,自己钻进他布下的口袋。
他的身后,一万精锐的秦军,沉默如山。
他们手中的弓弩,早已上弦。
刀锋,早已擦亮。
只等一声令下,便可将任何试图穿过这片死亡地带的活物,撕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