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财源滚滚匪患生,陈县尉磨刀霍霍!(2/2)
“我干!”
“算我一个!”
叶清妩早已按照陈远的吩咐。
在门口设下桌案。
张大鹏和侯三负责分配豆腐。
叶紫苏则在一旁帮忙,给每个领取了豆腐的小贩,分发一张红色的纸条。
“这是我家夫君要求的,必须贴在你们的木桶上,日后还有用处。”
小贩们接过一看,只见红纸上用墨写着两个字——“东溪记”。
虽然不明白用意,但没人会拒绝这个小小的要求。
陈远又教了他们一些卖豆腐的术语。
很快。
第一批数十名小贩,挑着装满豆腐的担子,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奔赴清水县的各个街巷,以及周边的村落。
清脆的叫卖声,很快便在各处响起。
“卖豆腐咯!东溪记白玉豆腐!便宜又好吃!”
而县城外的工坊内。
叶家三女和从东溪村跟来的妇人们,早已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确保货源的充足供应。
效果,立竿见影。
仅仅一天不到的时间。
“豆腐”这个新奇的词汇,便传遍了清水县的大街小巷。
那独特的香味,更是无孔不入。
“价钱只有寻常饭食的小半,味道却比野菜好吃百倍!”
“又香又滑,我家娃儿抢着吃!”
这样的口碑,在百姓中迅速传开。
无数人被勾起了好奇心,纷纷解囊购买。
一时间。
清水县内,引发了一股抢购豆腐的热潮。
百姓们甚至给这白嫩的食物,取了个雅致又贴切的名字——“陈氏白玉”。
傍晚时分。
陈府内。
铜钱堆成了小山。
叶家三女在清点账目。
结果出来。
仅仅一日,纯利便高达二十两!
经过卖簪花和首饰的历练,叶家姐妹对夫君日进斗金的能力,已有了心理准备。
虽喜悦,却不至震惊。
可一旁的田刘氏,却看得彻底傻了。
她呆呆地看着那一堆堆的铜钱,又看了看正在和女儿们说笑的陈远,心中翻起了滔天巨浪。
点豆成金……
这位新主人,用的简直是仙家手段!
……
两日后。
豆腐的热潮,已经彻底席卷了整个清水县,以及周边的二十几个村镇。
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在乡野田间。
“陈氏白玉”都成了百姓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
县里几家最大的酒楼饭馆,眼红不已,也偷偷买来大豆,试图仿制。
可他们没有石膏点卤的关键技术。
更不知道其中配比的奥妙。
做出来的东西,要么无法凝固,要么又苦又涩,根本无法入口。
而这拙劣的仿制品。
反而从另一方面,更衬托出了“东溪记”豆腐的神奇与独一无二。
工坊的生产规模一扩再扩,却依旧是供不应求。
然而。
陈远却让叶清妩有意识地控制每日的豆腐生产量。
“清妩,记住,吊着他们的胃口,才能卖得长久。”
他简单地解释了供需的关系。
叶清妩冰雪聪明,一点即透,立刻应了下来。
“好。”
只是,看着库房里还堆积如山的大豆,她心中又不禁泛起一丝忧虑。
按照夫君这种卖法,虽能让豆腐的热度一直保持。
可库房中还有大半豆子,要何年何月才能用完?
然而。
她见陈远这几日眉宇间总带着一丝凝重,似乎在为别的事情烦心,便将这个疑问压在了心底,不想让他分神。
陈远也因为心思都在另一件事上。
忘记了对她说明后续的安排。
而这件事就是——
清水县,要出贼匪了!
黑风寨。
不知何故。
竟跨越了好几道山脉,将劫掠的手,伸进了向来还算安定的齐州府!
黑风寨在齐州的西北方向。
本是盘踞在齐州与沧州交界处的一股小匪。
虽因春麻税,北边十几个府流民四起,不少人落草为寇,让这黑风寨的势力也如滚雪球般壮大起来。
但按理说,他们应该继续袭扰距离更近,且无险阻的沧州府才对。
然而不知怎么的。
这股匪徒却一反常态,往西南而来,接连劫掠了齐州府的数个村落,其前锋甚至已经快要摸到清水县的边界。
此事,已惊动州府。
张姜已下令,调集清水县附近几个县的兵马,一起去围剿。
守在清水县外军营的王都尉,自然不例外,也领着他那几百军士,过去联合剿匪。
如此一来。
整个清水县极其空虚。
衙丁兵丁就只剩下陈远的上百人。
因此。
这些日子。
陈远白日里处理完豆腐的生意,便一头扎进校场,疯狂地操练。
也在附近村落,给各村长下了命令,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