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脑子学会了(1/2)
再开一个吧。
反正现在也不愁没情绪值,难得开一次盲盒,就开得尽兴。
“系统,开启一个影视类盲盒!”
【消耗100000情绪值,影视类盲盒开启中……】
【获得奖励:镜头感提升10%!】
光芒闪过,一股微不可查的信息流融入许言的感知。他眨了眨眼,活动了一下四肢,有点懵。
“镜头感提升10%?这就完了?”他低声嘀咕:
“啥感觉也没有啊?这玩意怎么量化?”
他走到卫生间镜子前,对着镜子做了几个表情,摆了摆手,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所谓镜头感……”许言摸着下巴,试图理解这个奖励。
想不明白的他,还是决定上网搜索一下。
镜头感大概就是一种面对镜头时的自然度和表现力。
知道哪个角度好看,怎么用眼神和微表情传递情绪,让拍摄出来的效果更生动。
但这玩意不像唱功或者分镜能力那样立竿见影,更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内在提升。
可能下次他拍MV或者需要面对镜头时,才能体会到这点提升带来的微妙变化。
“行吧,聊胜于无。”许言心态很好,反正情绪值来得容易。
他果断停止了继续开盲盒的冲动,因为再开估计也开不出什么好东西了。
时间转眼到了周五早上。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许言坐在电脑前,开始思考晚上去赵铭清吧该唱什么歌。
《那时雨》?不行。
这歌意境是够了,但偏安静抒情,适合一个人戴着耳机听,或者在小型的、特别安静的Livehoe里表演。
扔到酒馆那种环境下,大家喝着酒聊着天,背景音嘈杂,唱这种歌等于自嗨,台下估计没几个人能听进去。
《发如雪》?
戏腔和意境是亮点,但对现场设备和个人状态要求高,而且同样不够“嗨”。
去这种小酒馆驻唱或者玩票,最好还是选些节奏感强、旋律抓耳、能调动气氛的歌。
要么是脍炙人口、能引发大合唱的经典老歌,要么是律动感强、让人忍不住跟着摇摆的RB、流行摇滚或者民谣。
“啧,自己现在的歌好像都不太适合暖场啊。”许言摸了摸下巴,忽然灵光一闪:“哎?有了!《浪子回头》!”
这歌7太合适了!
闽南语本身就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江湖气,旋律朗朗上口,副歌部分“烟一支一支一支的点,酒一杯一杯一杯的干”简直是为酒馆环境量身定做的!
情绪饱满,容易引发共鸣。
定了主打歌,还得准备一两首备选。
他打开音乐软件,搜索了一下蓝星世界热门的酒馆、酒吧常放歌曲。
排在前面的有不少是情歌,也有一些节奏明快的流行曲。
歌曲热度总榜和歌手总榜,他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
当下流行天王-陶伦,即便已经奔四了,但热度不是一般流量歌星能比的。
还有天后级歌手-徐菲,即便已经隐退二线,但娱乐圈至今还流传着这位天后的传说,金曲奖、格来美、年度最佳国语女歌手,各种国内外的奖拿到手软。
总而言之,歌手总榜的前几位,都是极具实力的歌手。
一般经纪公司要给自家艺人冲音乐总榜,也不敢冲太前去,最多在第五到第二十这个区间。
当然,也有一些经纪公司不明白其中道理,给冲到第一去了,那自然免不了网友一顿铺天盖地吐槽。
‘不是?这口水歌也配第一?’
或许这叫黑红也是红吧。
“陶伦这首《日落》倒是可以,RB风格,慵懒惬意,适合酒馆氛围。”
许言把《浪子回头》和《日落》加入了自己的备唱列表。
选好了歌,心情放松下来。
一看时间,都快11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