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功高震主(1/2)
数日之后,国子监。
贾宝玉回到自己的宿舍,神情有些疲惫。
在从诏狱出来后,他也终于意识到了这个世界的残酷,无权无势就只能任人宰割。他终于也不再排斥贾琮的安排,进入国子监读书。
此时,他的同窗陈亭走进来,颓然地坐在椅子上重重叹了口气。
“陈兄何故叹息?”贾宝玉问道。
陈亭忽然看向他:“宝玉!你还坐得住吗?”
“此言何意?”贾宝玉一愣。
“你可知外头都成什么样了?为了察哈尔的千里荒漠,皇上就要榨干我中原百姓的骨血!你听听,西市昨日又有农户因交不出‘战时捐’被逼得投井!这就是那‘文死谏,武死战’的世道?”陈亭满脸激愤。
“这……”贾宝玉略有些犹豫,“这事儿自有朝中重臣操心。”
“他们?”陈亭满脸鄙夷,“你指望那些只会磕头称颂的应声虫?他们心里只有自己的高官厚禄,何曾有过路边冻死的饿殍?”
贾宝玉也叹了口气,脸上也有些悲悯之色。他的确也是不赞成对察哈尔用兵的,因为他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
陈亭见他露出如此神色,连忙放缓声音:
“宝玉,我素知你与他们都不同,你是真真见过女儿之清、懂得生命之贵的人!如今,只有你敢说、肯说真话了!”
“那又如何?我人微言轻,哪里能管得了这等天下大事。”贾宝玉摇头。
“不!你不同。”陈亭眼带热切地看着他,“你是衔玉而生的公子,在京中声望极高;你还是荣国公嫡孙,更与旁人不同;还是监中极富盛名的才子!”
“这……”贾宝玉被他说的有些意动,“我该做什么?”
“去上书!去敲登闻鼓!让陛下听听,什么才是民心!你莫怕,天下有识之士都会是你的后盾。我们不是在造反,我们是在劝谏陛下!”陈亭蛊惑道。
贾宝玉听他说要去上书,要去击鼓顿时有些犹豫,他本就是不能担责的主儿。
“宝玉,别再畏首畏尾的了!只要你带头,我等学子必定云集响应!你不是想要做出番事业来,让家中祖母与姐妹们瞧瞧,你不比贾琮差的么?此时正是时候!一旦成了,那就是青史留名啊!你可要考虑清楚,错过了可就再也没有此等良机了!”
陈亭与贾宝玉关系不错,对他的心思知道得很清楚。他面上虽然对他的堂弟贾琮极为推崇,但实际上心里还是不服气的,无论什么都想着和他比一比,更是希望能获得全家的关注,将贾琮压下去。如今他见贾宝玉一直在犹豫,就干脆祭出了杀手锏。
果然,听他这么说,贾宝玉立刻下定了决心:
“既如此!那我便试上一试!务必要让陛下听到我等学子之声,莫要让天下百姓受苦!”
“宝玉大义!我仅代表万千百姓,感谢你的大恩大德!”陈亭大喜,立刻向他一揖到底。
贾宝玉脸色一红,连忙将他扶了起来:“陈兄言重,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算不得什么。这两日你我好生准备,待后日一起上书,击鼓!”
“好!全凭宝玉做主!”陈亭看着他,与他相视而笑。
……
夜晚,某民宅。
扑棱棱。
一只信鸽落在了窗台上。
女子立刻上前,将它腿上的信纸拿了下来。不过她并没有擅自查看,而是将它递给了肖鹏。
肖鹏接过看了看,顿时眼睛一亮:“一切顺利,那贾宝玉已是答应了,这两日正在谋划,三日之后当会起事。这回,本王倒要瞧瞧那贾琮要如何应对。”
上次散播贾琮身世谣言的,也是他。只可惜赵元没有直接对贾琮采取措施,而是为他进行了滴血验亲,被他逃脱了。
女子也是满脸欣喜:“不错,这几日赵元正在借用兵之事大肆清除异己,安插亲信。敢反对的,要么贬谪,要么罢官,贾宝玉乃贾琮堂兄,如此明目张胆地反对赵元,那是自寻死路!”
赵元有感于自己的皇位动摇,利用战争的机会,在朝中关键部门安插了不少亲信,虽然因此让真正有能力的人遭到了打压与排挤,但他的权利在稳固。
这种时候,谁要是敢跳出来反对他,那等于是给了他发难的借口,毕竟战时不同于往常。贾宝玉作为贾琮的堂兄,他要是出了问题,贾琮是一定会被牵连的。
肖鹏淡淡一笑:“这贾琮倒是有眼光,一旦得势就将那些纨绔子弟消除了个干净。若非还剩下一个贾宝玉,本王道还当真不好下手了。”
女子赞道:“圣王神机妙算,世间少有,区区一个贾琮根本无法与圣王匹敌。”
“你还是太小看他了,他能从一介庶子走到如今的地步,大智慧大毅力大气运缺一不可。”肖鹏摇头,“而这也是本王不先向赵元出手,而向他下手的原因所在。若他不出,赵家王朝气数不尽。”
“圣王英明,属下佩服。”女子再次夸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