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越孤儿院院长,鲁冰花唱哭全网 > 第154章 找到幕后黑手了

第154章 找到幕后黑手了(1/2)

目录

他拿起手机准备刷刷短视频,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搞笑段子。

然而当他点开抖乐APP的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的私信已经“99+”了。

评论区更是被各种各样充满了恶意的、不堪入目的辱骂给彻底淹没了。

陈明皱了皱眉,随便点开了一条热搜。

当他看到那篇图文并茂的“爆料”长文,和他那张被挂在最顶上显得有些青涩的证件照时,

他手里的锅铲“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我操……”

陈明看着手机屏幕上那篇充满了恶意和煽动性的“爆料”长文,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这他妈……又是谁在搞我?

他皱着眉快速地把那篇文章从头到尾扫了一遍。

文章的作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

不仅把他“三流大专毕业”“一事无成”的过去给扒了个底朝天,还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孤儿院的银行流水。

虽然那流水是真的,但他收到的那些钱每一笔都用在了孤儿院的建设和孩子们的身上,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可在这篇文章的作者笔下,这些钱却成了他“利用孤儿,消费大众善良,赚取黑心钱”的铁证。

文章的逻辑更是阴险到了极点。

它抓住了一点:他陈明一个没有任何音乐背景的普通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这么多高质量的歌曲。

所以他一定是个傀儡。

一个被推到台前的“演员”。

而他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团队在操控着一切。

他们的目的就是先用高质量的歌曲塑造一个神秘的“大神”形象,吸引全网的好奇和关注,然后再在最合适的时机“不经意”地曝光他“孤儿院院长”的身份,利用大众的同情心和善良打造一个“草根逆袭”“为爱发电”的完美人设,从而收割流量赚取巨额的利益!

这篇爆料文章字字诛心。

它完美地利用了大众的猎奇心理和仇富心态,把一个原本充满正能量的感人故事,硬生生地扭曲成了一场充满了铜臭味的肮脏阴谋。

陈明往下翻了翻评论区。

果然已经彻底沦陷了。

“卧槽!惊天大瓜!‘启明星的歌声’竟然是个骗局?”

“我就说嘛!一个素人账号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拿出三首王炸级别的歌曲!背后肯定有团队在操作!”

“亏我之前还那么感动还给他的歌打赏了!我他妈真是个傻逼!钱喂了狗了!”

“抵制!必须抵制!这种没有底线的骗子就应该让他滚出网络!”

“我就说吧现在这个社会哪有那么多真善美,全都是剧本全都是套路!恶心!”

“楼上的话不能这么说,万一是假的呢?等一个官方反转。”

“反转个屁!人家连银行流水都贴出来了!几十万上百万的收入啊!你见过哪个‘贫困’孤儿院有这么多钱?这钱要不是被他给吞了我当场直播吃屎!”

“楼上那个吃屎的我记住你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要是真的那也太恶心了。消费孤儿这他妈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舆论在短短半个小时之内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逆转。

无数之前还对“启明星的歌声”推崇备至,甚至将其奉为“乐坛之光”的网友,在看到这篇“爆料”后都感到了一种被愚弄、被欺骗的深深的愤怒。

这种愤怒就像干柴遇上了烈火,瞬间就燃烧了起来。

#启明星造神计划#

#惊天骗局!孤儿院院长竟是幕后黑手#

#请不要再消费我们的善良#

一个个充满了愤怒和质疑的话题,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冲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滋啦——”

一股焦糊的味道伴随着浓烟从锅里冒了出来。

陈明这才反应过来,锅里的鸡翅已经糊了。

他手忙脚乱地关掉火,看着锅里那几块已经变成了黑炭的鸡翅,心里那叫一个烦躁。

他妈的,晚饭又泡汤了。

他把手机扔在灶台上,走到水龙头前用冷水冲了把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必须得想清楚这件事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他又该怎么应对。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反锁上门,把自己扔在床上,脑子里飞快地运转着。

首先能拿到他这么详细的个人信息,甚至连孤儿院的银行流水都能搞到,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黄毛那帮小混混没这个本事。

这背后一定有一个能量不小的团队在操作。

其次对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搞臭他、搞臭“启明星的歌声”这个账号。

从文章的措辞和攻击角度来看,对方显然是业内人士,对娱乐圈的运作模式和舆论引导都非常熟悉。

会是谁呢?

陈明在脑子里把自己认识的,或者说有过节的人都过了一遍。

李建国导演?不可能,那老头正直得很,而且他的电影还得靠自己的歌呢。

王坤?更不可能,那家伙虽然嘴巴毒,但本质上就是个爱才如命的音乐疯子,他巴不得自己多写几首歌,怎么可能会来搞自己?

抖乐平台?也不太可能,自己现在可是平台的摇钱树,他们保护自己还来不及。

那还能是谁?

难道是……那些被自己拒绝了的唱片公司?

有可能。

自己现在火成这样,挡了某些人的路,动了某些人的蛋糕,被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娱乐圈嘛,不就是这么点脏事。

可问题是光知道这些没用。他现在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就像一个被人蒙着眼睛的拳击手,只能被动地挨打。

不行,必须得搞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捅刀子!

报警?警察可管不了网络上的口水战,除非能证明对方造谣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实际损失,不然最多也就是个治安处罚。

找律师发函?等那套流程走下来黄花菜都凉了,而且效果甚微,反而会被人说成是“资本下场”“做贼心虚”。

那该怎么办?

难道要像上次一样故技重施,走“黑红”路线?

陈明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