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134章 记忆犹新

第134章 记忆犹新(2/2)

目录

如今,这些年轻的工程师们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他的理念,他们不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更把“普惠”二字刻进了每一个产品的细节里,从适配方言的语音交互,到低带宽下的流畅播放,再到离线缓存的贴心设计,无一不体现着对用户的尊重与关怀。

轻轻转身,走廊尽头的公益事业部办公室还亮着灯,几位同事正围着桌子整理“基层医疗人才培训计划”的案例汇编,厚厚的文件夹堆在桌上,里面装满了基层医生的反馈和患者的感谢信。

他走过去,随手拿起一本翻开,里面夹着一张照片,是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医生和一位老人的合影,照片背面写着:“感谢AI诊断系统,让我在乡镇卫生院也能精准诊断,帮张大爷留住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字迹朴实无华,却像一股暖流涌入心底,陈如轩合起文件夹,轻轻放回桌上,心里默默想着,这些来自基层的真实反馈,才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肯定,比任何行业奖项都更有分量。

回到办公室,他给自己倒了一杯温水,坐在办公桌前,指尖再次抚上那面XZ那曲县医院送来的锦旗,藏绣的边缘有些粗糙,却带着高原阳光的温度,仿佛能感受到那曲县群众脸上淳朴的笑容。

手机屏幕又一次亮起,是非洲某国教育部长发来的短视频,视频里,一群非洲孩子围在平板电脑前,专注地看着科普课程,脸上满是好奇与向往,虽然语言不通,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却清晰可见。

视频的最后,教育部长对着镜头说:“陈总,感谢你们的教育平台,让我们的孩子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很多孩子因为这些课程,第一次有了考上大学的梦想,这是改变他们命运的钥匙。”

陈如轩把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眼眶渐渐湿润,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因为一本破旧的科普书,才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他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份希望传递给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

他打开电脑,登录AI教育平台的后台,看着后台数据里不断增长的用户数,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学习记录,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平台的课程库里,已经有了上千节科普课程,从航天知识到医疗常识,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地理,每一节课程都经过了精心打磨,既有专业的知识讲解,又有生动的动画演示,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轻松理解。

他点开一节关于罕见病的科普课程,这是技术部特意为孩子们录制的,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罕见病,关注罕见病患者,课程里没有复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动画,讲述了罕见病患者的故事和相关知识。

看着课程下方的留言区,有孩子写道:“原来还有这么多小朋友在和罕见病作斗争,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成为一名医生,帮助他们战胜疾病。”还有孩子说:“希望陈叔叔的设备能越来越先进,让所有生病的人都能被治好。”

这些稚嫩的留言,像一颗颗小星星,在屏幕上闪烁着,也照亮了陈如轩的内心,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城市的灯光璀璨夺目,陈如轩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星空,心里思绪万千。

他想起那些深夜里收到的求助信息,有基层医生发来的病例咨询,有偏远地区家长询问科普课程的使用方法,还有患者家属表达的感激与期盼,每一条信息都被他小心翼翼地存着,成为支撑他走下去的力量。

晚风穿过窗棂,带着一丝凉意,吹得办公桌上的纸张轻轻作响,那是一份尚未定稿的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演讲稿,字里行间都透着他对科技普惠的执着与坚守。

他抬手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云南学生的作文照片还停留在界面,那个咧嘴笑的太阳,像一团小小的火焰,温暖着他疲惫却坚定的内心。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再次震动,是公益事业部的同事发来的消息,说“科技扶贫健康行”活动的捐赠设备已经打包完毕,明天一早就要发往偏远地区的贫困县,还附上了设备装车的照片。

照片里,一排排便携式医疗设备整齐地堆放在货车上,贴着“科技普惠,健康同行”的标语,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陈如轩仿佛看到这些设备抵达目的地后,当地群众脸上露出的欣慰笑容。

他回复同事“辛苦了,注意安全”,指尖敲击屏幕的力度很轻,却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些设备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必须确保每一台都能正常运转,真正帮到有需要的人。

窗外的月亮已经升到中天,清辉洒满大地,城市的喧嚣渐渐褪去,只剩下远处偶尔传来的车辆驶过的声音,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陈旧的笔记本,那是他创业初期用来记录想法和需求的本子,扉页上写着一句话:“让科技走出实验室,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么多年过去,这句话始终没变,就像他的初心一样,从未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反而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翻开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有基层市场的需求调研,有患者的痛点反馈,还有团队讨论过的技术方案,每一页都承载着创业路上的点点滴滴。

他轻轻合上笔记本,放回书架,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感动于自己始终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感动于团队始终与他并肩同行,感动于那些素未谋面的人给予的信任与支持。

他走到办公桌前,关掉电脑,拿起椅背上的外套,准备回家,临走前,他又看了一眼那面XZ那曲县医院送来的锦旗,“科技普惠暖高原,精准医疗护民生”的字迹在月光下格外清晰。

走出办公室,走廊里的灯光已经熄灭了大半,只剩下应急灯发出的微弱光芒,照亮了他前行的路,就像科技普惠的道路,虽然有时会遇到黑暗与坎坷,但总有微光指引着方向。

电梯缓缓下降,他靠在轿厢壁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那些曾经的画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