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去市教育局(2/2)
“陈总您好,黎局长刚结束会议,您稍等一下,我去通报一声。”秘书笑着说。
没过十秒,秘书就出来了,做了个“请进”的手势:“黎局长在里面等您。”
陈如轩推开门走进办公室,黎远东局长正坐在办公桌后整理文件,看到他进来,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站起来。
“陈总,欢迎欢迎!快请坐!”黎远东热情地伸出手。
陈如轩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黎局长,打扰您工作了,感谢您抽出时间见我。”
“客气什么,你们公司之前办的志愿填报指导会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家长们好评如潮,我还没来得及当面感谢你呢。”
黎远东笑着说,示意秘书倒茶。
两人坐下后,秘书端来两杯热茶,轻轻放在桌上后便退了出去,带上了门。
陈如轩没有绕弯子,直接从公文包里拿出合作建议书,推到黎远东面前。
“黎局长,今天来,是想和您探讨一下深化教育帮扶合作的可能,这是我们公司草拟的建议书,您先看看。”
黎远东拿起建议书,认真看了起来。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微声响。
陈如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耐心等待着,心里多少有些紧张。
大概十分钟后,黎远东放下建议书,手指轻轻敲击着纸面。
“陈总,你们的想法很好,共建升学指导中心、培训基层教师、帮扶乡村学校,这三个方向都切中了我们当前教育工作的难点。”
听到这话,陈如轩心里的石头放下了一半,连忙说:“我们公司愿意承担大部分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比如升学指导中心的场地可以用我们旗下的闲置办公楼改造,教师培训可以联合高校的专家团队,乡村帮扶的设备和人员我们也能协调。”
黎远东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你们的诚意很足,但有几个问题我得问清楚。”
“您请说。”陈如轩坐直了身体,认真倾听。
“第一个,升学指导中心的运营管理,是你们公司全权负责,还是我们教育局派人参与?毕竟涉及到全市的升学指导,权威性很重要。”黎远东问道。
陈如轩早有准备,立刻回答:“我们建议成立联合管理小组,由教育局派两名资深教育专家担任顾问,我们公司负责具体的运营执行,所有的指导内容都要经过教育局审核,确保专业性和权威性。”
黎远东满意地点点头:“第二个问题,基层教师培训的覆盖面和频率,你们计划怎么安排?”
“第一年先覆盖市区和周边县区的重点中学,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培训,第二年再扩大到所有乡镇中学,同时开通线上培训平台,方便偏远地区的教师学习。”陈如轩说。
“第三个问题,乡村学校帮扶的具体对象怎么确定?是我们推荐,还是你们筛选?”黎远东又问。
“最好是由教育局根据各乡村学校的实际需求推荐帮扶对象,我们再派团队实地考察,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避免资源浪费。”陈如轩回答。
黎远东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可行性,然后说:“你们的方案很具体,考虑得也比较周全,我个人很支持,但这件事涉及到多个科室的协调,不能我一个人拍板。”
陈如轩连忙说:“我理解,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可以给教育局相关科室做一次详细的方案汇报,解答他们的疑问。”
“下周三上午十点怎么样?我们召集基教科、师资科和扶贫办的负责人一起开会,你带团队过来介绍方案。”黎远东说。
“没问题!我们一定提前准备好汇报材料。”陈如轩立刻答应下来。
“另外,关于乡村学校帮扶,我有个补充建议。”黎远东说。
“除了捐赠设备和派专家,能不能增加一个‘城乡学生结对’的项目,让市区重点中学的学生和乡村学校的学生建立联系,互相学习交流?”
陈如轩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们可以联合合作的高中一起推进,不仅能帮乡村学生开阔眼界,也能让市区学生学会珍惜学习机会,一举两得。”
“那就这么定了,这个补充项目也纳入你们的方案里。”黎远东笑着说。
两人又聊了二十多分钟,敲定了汇报会的具体细节,以及前期对接的联系人。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陈如轩起身告辞:“黎局长,不打扰您了,我们回去后立刻完善方案,下周三准时过来汇报。”
黎远东送他到门口:“好,期待我们的合作能早日落地,为咱们市的教育事业多做些实事。”
“一定!”陈如轩用力点头。
走出教育局大楼,夕阳刚好洒在街道上,给建筑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