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细节补充(1/2)
吃饭的时候,村支书举起装着米酒的瓷碗,笑着说:“陈总,这碗酒我先敬您,自从您来咱们村,木艺工坊活了,野生菌卖出去了,文创产品也有了名气,咱们村的人均收入比去年翻了一倍,您可是咱们村的大功臣!”
陈如轩连忙端起碗,和村支书碰了碰:“书记,您太客气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要是没有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也干不成这些事,这碗酒,咱们一起喝,敬咱们村的未来!”
大家纷纷端起碗,米酒的清香在饭桌上散开,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家常,有人说自家孩子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
有人说新盖的房子快完工了,还有人说想跟着李师傅学木雕,整个饭桌上满是热闹又温馨的氛围。
吃到一半,王浩突然站起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木雕挂件,走到陈如轩面前:“陈总,这是我昨天刚雕好的小松鼠,送给您,之前您在笔记上教我怎么雕动物的毛发,我试了好几次,终于雕出满意的样子了,您看看行不行?”
陈如轩接过挂件,仔细看着上面细密的毛发纹理,忍不住称赞:“太行了!比我第一次雕的还好,王浩,你有天赋,只要坚持练下去,以后肯定能成为村里的木艺大师,等文旅公司的游客来了,你还可以当小老师,教游客雕简单的挂件。”
王浩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当老师吗?那我一定好好练,到时候好好教游客,让他们都知道咱们村的木雕手艺!”
饭桌上的人都笑了起来,李师傅拍了拍王浩的肩膀:“傻孩子,陈总都这么说了,肯定没问题,以后你跟着陈总好好学,俺们木艺工坊的未来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吃完饭,陈如轩跟着村支书去了村委会的办公室,村支书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陈如轩:“这是咱们村接下来的发展规划草案。”
“我和几个村干部商量着,想在村里建一个乡村振兴展览馆,展示咱们村的木艺作品、种植成果和文创产品,还想把老艺人的口述历史做成展览,让游客能更了解咱们村的文化,您看看这个想法行不行?”
陈如轩接过文件,仔细翻看着,里面详细写了展览馆的选址、面积和展区规划。
他笑着说:“这个想法特别好!展览馆不仅能展示咱们村的成果,还能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吸引更多游客,我觉得可以把展览馆建在村口的空地上,离文创商店和木艺工坊都近,方便游客参观。”
“另外,咱们还可以在展览馆里设一个体验区,让游客亲手做一些简单的文创产品,比如手绘明信片、拼接小木雕,增加互动性。”
村支书点点头:“您说的对!互动性很重要,我这就跟村干部们商量,调整一下规划草案,另外,展览馆的建设资金,咱们打算申请乡村振兴专项补贴,要是不够,再让村民们自愿入股,您觉得怎么样?”
“这个方案可行!”陈如轩说。
“我还可以跟江南市的企业对接,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些赞助,比如让超市或礼品公司在展览馆里设一个产品展示区,他们赞助一部分资金,咱们帮他们宣传产品,互利共赢,等我明天跟张姐联系一下,看看她能不能帮忙对接。”
村支书高兴地说:“太好了!有您帮忙对接企业,咱们展览馆的建设就更有把握了,等展览馆建好了,咱们村的名气肯定能更大,游客也会更多,村民们的收入也能再提高一截。”
从村委会出来,陈如轩沿着村里的小路往宿舍走,夜色中的村子特别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和虫鸣声,路边的路灯是太阳能的,发出柔和的光,照亮了脚下的路。
走到半路,他看到林晓和几个年轻人在文创商店门口忙碌,他们手里拿着相机和三脚架,似乎在拍短视频。
陈如轩走过去,笑着问:“林晓,这么晚了还在忙?是在拍什么短视频啊?”
林晓看到陈如轩,连忙说:“陈总,我们在拍‘村里的夜晚’系列短视频,想让网友看看咱们村的夜景有多美,还有村民们晚上的生活。”
“比如现在拍的是文创商店的夜景,等会儿还要去木艺工坊拍师傅们加班雕刻的场景,再去种植基地拍夜间的大棚,让网友更全面地了解咱们村。”
陈如轩点点头:“这个系列好!现在很多网友都喜欢看乡村生活的短视频,真实又治愈,你们拍的时候可以多加点细节。”
“比如文创商店里的灯光怎么打更温馨,木艺工坊里刻刀的声音可以保留,种植基地里大棚的温度计显示多少度,这些细节能让视频更有感染力,吸引更多网友关注。”
林晓连忙记下来:“好的陈总,我们这就调整,等视频剪好了,先发给您看看,您觉得没问题了再发布。”
“另外,我们还打算在视频里加一个‘村民故事’板块,每次采访一个村民,比如采访李师傅怎么学的木雕,采访赵建明怎么带领大家种野生菌,让网友更了解咱们村的人。”
“这个板块特别好!”陈如轩说。
“村民是村里的灵魂,他们的故事最能打动人,你们可以多准备一些问题。”
“比如他们刚开始做这些事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现在有什么收获,对未来有什么期待,这些真实的故事能让网友更有共鸣,也能让咱们村的形象更丰满。”
林晓高兴地说:“谢谢您陈总,您的建议太有用了,我们明天就开始准备‘村民故事’板块的采访,争取下周就能发布第一个采访视频。”
陈如轩笑了笑:“不用谢,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咱们村的文创宣传就靠你们了,不过也要注意休息,别太累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和林晓他们告别后,陈如轩继续往宿舍走,回到宿舍,他打开电脑,把村支书的展览馆规划草案扫描存档,然后开始写展览馆的赞助方案。
他打算明天发给张姐,让她帮忙对接江南市的企业,争取能拿到一部分赞助资金。
写方案的时候,他收到了李娜发来的消息:“陈总,线上商城的定制木雕服务已经上线了,今天已经接到了五个定制订单。”
“有客户想定制刻有名字的平安牌,还有客户想定制全家福木雕,咱们村里的木艺师傅能完成这些定制需求吗?要是有困难,我可以跟客户沟通调整设计。”
陈如轩连忙回复:“没问题!村里的木艺师傅手艺都很好,定制平安牌和全家福木雕都能完成,你把客户的需求和设计图发给我,我明天交给李师傅,让他安排师傅们制作。”
“另外,你跟客户说清楚定制的工期,平安牌大概三天能完成,全家福木雕比较复杂,大概需要一周,让客户有个心理准备。”
李娜很快回复:“好的陈总,我这就跟客户沟通,把工期告诉他们,另外,线上商城的销量还在增长。”
“今天又卖了三十多套组合礼品和五十多瓶野生菌酱,很多客户都在评论里说想亲自来村里看看,咱们可以在评论区引导他们关注文旅公司的旅游线路,吸引他们来村里旅游。”
陈如轩回复:“这个主意好!你可以在评论区置顶文旅公司的旅游线路链接,再加上一句‘欢迎来村里体验手作、品尝野生菌、欣赏乡村美景’。”
“另外,还可以给来村里旅游的客户提供一个福利,比如凭旅游订单可以在文创商店享受九折优惠,或者免费体验一次简单的木雕手作,这样能吸引更多客户来旅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