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改变(2/2)
美术老师仔细欣赏着蜡染作品,不时发出赞叹声,他们和苗族大妈一起坐在晒谷场上,讨论着如何将蜡染技法融入到美术课程中。
“咱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图案教起,让孩子们先掌握蜡刀的使用方法,然后再教他们染色,最后结合绘画技巧,让作品更有层次感。”一位美术老师说道。
苗族大妈点点头:“这个方法好,孩子们学东西快,只要好好教,肯定能学会。”
就这样,他们一起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计划,从基础的蜡染技法到复杂的创作,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感受蜡染艺术的魅力。
课程计划制定好后,美术老师还现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示范课,教他们如何用蜡刀在布上画简单的蝴蝶图案。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手里拿着蜡刀,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画,虽然有些孩子画得还很稚嫩,但都很专注,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陈如轩的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堂示范课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有更多的孩子接触到蜡染艺术,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中午的时候,老木匠拿着一个刻有蜡染图案的画架样品来找陈如轩,画架上的蝴蝶图案栩栩如生,和苗族大妈蜡染作品上的图案很相似。
“陈总,你看这个样品怎么样?要是没问题,我就按照这个图案开始批量制作了。”老木匠说道。
陈如轩接过画架,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太好了,这个图案很精致,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的,就按照这个来做。”
老木匠得到肯定,高兴地拿着画架回去了,看着他的背影,陈如轩想起了昨天老木匠说的话,他儿子要捐一批画板,还想帮其他村的木匠一起做,扩大规模。
他掏出手机,给老木匠的儿子打了个电话,感谢他对项目的支持,还和他聊了聊扩大教具制作规模的事情。
“以后咱们可以建立一个教具制作合作社,把周边村子的木匠都聚集起来,统一设计、统一制作,这样不仅能保证教具的质量,还能带动更多村民增收。”陈如轩说道。
老木匠的儿子一听,很是赞同:“这个想法太好了,我这就去和周边村子的木匠商量,争取尽快把合作社建起来。”
挂了电话,陈如轩心里很是激动,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教具制作,竟然能带动这么多村民参与进来,这就是乡村教育的力量,不仅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还能带动乡村的发展。
下午,陈如轩带着美术老师去了村里的学校,给已经报名美术课的孩子们上了一堂集体美术课,教他们画自己喜欢的动物。
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手里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有的画小猫,有的画小狗,还有的画村里的老黄牛,每一张画都充满了童真。
美术老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耐心地指导着每个孩子,告诉他们如何调色、如何勾勒线条,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都一一耐心解答。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围到陈如轩身边,兴奋地向他展示。
“陈叔叔,你看我画的小猫可爱吗?”
“陈叔叔,我画的是老黄牛,它每天都帮爷爷耕地。”
陈如轩蹲下来,笑着摸了摸每个孩子的头,认真地欣赏着他们的作品,不时给出鼓励的话语。
“画得真好,比上次进步多了,继续加油,以后肯定能成为小画家。”
孩子们得到表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蹦蹦跳跳地拿着画去找自己的家长分享。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陈如轩想起了之前走访时遇到的那些困难,比如老年监护人不会用智能设备、部分家长担心影响孩子文化课成绩等。
如今这些问题都在慢慢解决,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走进美术课堂,享受绘画带来的快乐。
傍晚的时候,陈如轩收到了教育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他们“乡村教育创新示范项目”的申报材料已经通过了初审,接下来需要准备现场答辩,让他们做好准备。
陈如轩心里一喜,连忙感谢工作人员的通知,表示会尽快准备答辩材料,争取在答辩中取得好成绩。
挂了电话,陈如轩立刻召集团队开会,分配答辩准备工作,有的负责整理项目成果,有的负责制作PPT,有的负责准备答辩演讲稿,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
会议结束后,陈如轩看着团队成员忙碌的身影,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凭借着项目的真实案例和团队的努力,他们一定能在答辩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乡村教育创新示范项目”。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成员都在紧张地准备答辩材料,陈如轩也没闲着,他一边指导大家准备材料,一边继续走访村民,了解他们对美术课的反馈,收集更多的真实案例。
在走访中,他遇到了之前反对孩子学美术的那位男主人,男主人看到他,主动走上前打招呼,脸上满是歉意。
“陈总,之前是我不对,担心学美术影响孩子成绩,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孩子不仅成绩没下降,还变得更开朗了,作文也写得更好了,真是谢谢你。”
陈如轩笑着说:“不用谢,只要孩子能进步,我们做的一切就都值得,以后要是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们沟通。”
男人点点头,还主动提出要帮村里的美术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帮忙搬运教具、整理教室等,陈如轩欣然同意,他知道,家长的参与对项目的推进至关重要。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答辩的日子,陈如轩带着团队成员来到了市里的教育局,准备参加答辩。
答辩现场,评委们认真地听着陈如轩的演讲,看着他展示的项目成果、孩子们的画作对比和家长的反馈,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演讲结束后,评委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项目的可持续性、如何在其他乡村推广等,陈如轩都从容地进行了回答,他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详细的规划和方案,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答辩结束后,评委们进行了现场打分和讨论,最终宣布陈如轩他们的美术教育项目成功当选“乡村教育创新示范项目”,还获得了一笔项目扶持资金。
听到这个消息,团队成员都激动地欢呼起来,陈如轩的眼睛也湿润了,这是对他们所有付出的认可,也是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支持。
回到村子后,陈如轩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村民们和孩子们,大家都非常高兴,村里还特意举办了一场庆祝活动。
孩子们在活动现场表演了绘画节目,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苗族大妈也带着村民们展示了蜡染技艺,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活动结束后,陈如轩站在学校的操场上,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心里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将项目推广到更多的乡村,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绘画梦想,带动更多的乡村发展。
他掏出手机,给王浩、刘晓华、老木匠、苗族大妈等人发了一条消息:“谢谢大家的努力和支持,我们的项目成功当选‘乡村教育创新示范项目’,未来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优质的美术教育,让乡村教育绽放更多光彩!”
很快,他收到了大家的回复,每一条回复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看着这些回复,陈如轩的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二天,陈如轩就拿着项目扶持资金,开始规划下一步的工作,他首先想到的是扩大教具制作合作社的规模,让更多的木匠参与进来,制作更多优质的教具,满足更多孩子的需求。
他还打算邀请更多的美术老师来村里支教,开设更多的美术课程,比如书法课、手工课等,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