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暴露出的问题(2/2)
他回复道:“不用特意叫负责人,我先跟你单独聊聊,具体时间我明天确定了再告诉你。”
“好的陈总,听您的安排。”张效伟很快回复。
放下手机,陈如轩重新坐回办公桌前,关掉了报表,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先让刘晓华去一线摸情况,自己下周再去跟张效伟深入沟通。
既要解决眼前的招生问题,也要了解张效伟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毕竟一个好的团队负责人,不会平白无故出现失误。
第二天一早,刘晓华先是直接去了城东校区附近的商场——那里是家长和孩子聚集的地方,也是那两家新开教育机构发传单、做活动的主要场地。
刚到商场门口,刘晓华就看到两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作人员在发传单,传单上印着“99元4节英语课,再送儿童绘本一套”的字样。
旁边还摆着一个小桌子,上面放着各种颜色的气球和小玩具,不少带孩子的家长围在那里,有的在领气球,有的在咨询课程。
刘晓华假装是想给孩子报班的家长,凑了过去,跟其中一个工作人员聊了起来:“你们这99元的课,是针对多大孩子的?”
“3-10岁都可以,主要是英语启蒙和口语练习,我们的老师都是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上课很有趣,孩子都喜欢。”
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着,还递过来一本绘本,“您要是感兴趣,可以先登记一下,周末就能来试听。”
刘晓华接过绘本,又问:“那要是试听了觉得好,后续报长期班多少钱?”
“长期班现在有优惠,半年班3800元,一年班6800元,比其他机构便宜不少,而且我们还能帮孩子报名参加英语比赛,对以后上学有帮助。”工作人员继续说道,语气里满是诱惑。
刘晓华心里大概有了数——这家机构就是靠“低价引流+赛事合作”吸引家长,虽然师资和课程体系不一定比自己公司好,但胜在价格低、活动多,对追求性价比的家长来说,确实有吸引力。
他没登记,而是拿着绘本离开了,接着去了城东校区。
城东校区在商场旁边的写字楼里,刘晓华走进写字楼的时候,正好碰到几个家长从校区里出来,脸色看起来不太好,嘴里还在小声嘀咕:“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跟其他机构的区别,就说老师好,谁知道好不好啊?”
刘晓华没上前搭话,而是径直走进校区。校区里很安静,前台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在低头玩手机,看到刘晓华进来,才抬头问:“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我是总部来的,想看看校区的情况。”刘晓华拿出工作证,递给前台。
前台看到工作证,立刻站起来,态度变得恭敬起来:“原来是总部的领导,您稍等,我马上给李敏校长打电话。”
“不用了,我自己随便看看,你忙你的就行。”刘晓华拦住她,“我就是来了解下日常运营,不用惊动李校长。”
前台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那您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
刘晓华点点头,走进了校区的教学区。教学区里有三间教室。
其中一间正在上课,里面坐着八个孩子,老师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在用PPT讲数学题,声音不大,孩子们有的在认真听,有的在玩手里的橡皮,课堂氛围显得有些沉闷。
他在教室外面站了一会儿,没进去打扰,又走到招生咨询区。
咨询区有两张桌子,只有一个招生顾问在那里,面前放着一台电脑,正在整理资料,看到刘晓华过来,连忙站起来:“您好,请问是来咨询课程的吗?”
“我是总部的,过来看看。”刘晓华再次出示工作证,“最近招生情况怎么样?”
招生顾问听到“总部”两个字,眼神里闪过一丝紧张,犹豫了一下才说:“最近……不太好,旁边开了两家新机构,抢了不少客户,我们这边咨询的人少了很多。”
“那你们没做什么应对措施吗?比如搞点活动,或者跟家长强调咱们的优势?”刘晓华问道。
“李校长让我们多跟家长说咱们的老师都是有五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还有专属的课程研发团队,但很多家长还是觉得贵,说再考虑考虑。”招生顾问无奈地说,“之前也想搞体验课,但是报名的人太少,就没搞成。”
刘晓华点点头,没再多问,又在校区里转了转,发现校区的布置有些陈旧。
墙面的海报还是去年的,接待区的沙发也有些磨损,跟外面新开的机构比,确实少了点“新鲜感”。
离开城东校区,刘晓华又去了城西校区。
城西校区在一个小区门口,地理位置不错,但是他进去的时候,发现招生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年轻的老师在打电话,语气有些生硬:“您要是想报名,就直接来校区,我这边忙着呢,没时间跟您细说。”
挂了电话,年轻老师看到刘晓华,有些疑惑:“您好,请问您找谁?”
“我是总部的,过来巡查。”刘晓华拿出工作证,“你们招生主管王鹏还没回来吗?”
“王主管下周才回来,现在由我临时负责招生。”年轻老师有些紧张,“我是教数学的,之前没做过招生,很多事情还不太懂,要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领导多担待。”
刘晓华没批评他,而是问:“刚才那个电话是家长咨询吗?怎么不多跟家长聊聊?”
“我也想聊,但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家长问的很多问题我都答不上来,比如课程进度、优惠活动什么的,只能让他们来校区。”年轻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之前有个家长问能不能先试听,我忘了跟李校长说,结果错过了,家长后来报了其他机构。”
刘晓华心里叹了口气,看来城西校区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严重——不仅缺人,还缺专业的招生培训,临时顶班的老师连基本的招生话术都不会,怎么可能留住家长?
他在城西校区待了一个多小时,跟几个老师聊了聊,发现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落,觉得最近招生压力大,又没人指导,不知道该怎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