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43章 深度报道

第43章 深度报道(1/2)

目录

教培行业风波之后刚才几天,江南市的教培行业又进入了正轨。

陈如轩这时正坐在公司附近的一处咖啡馆里。

他看着电脑中表格上这个月公司的收支。

从成立公司到现在,陈如轩认为公司总体上发展较快。

从开始他一个人到现在公司几百人,也才只有短短的几个月。

不过发展这么快,问题也暴露出很多。

“陈如轩陈老师吗?”

此时有个穿着华丽的年轻女子上前问道。

“您是?”

“我是江南日报社的副总编辑,林小雅。”

陈如轩一听,霎时想起了之前与这人的交集。

“幸会幸会,请坐吧。”

林小雅坐下后,没有多余寒暄,指尖敲了敲面前的录音笔:“陈老师,这次来是想做篇教培行业复苏的深度报道,不过外界对你们公司有个核心疑问——从1个人到几百人只用了几个月,扩张这么快,合规性到底能不能落地?”

陈如轩没急着辩解,只是把笔记本电脑轻轻转了个方向,屏幕上“江南市教培机构合规备案表”的标题格外清晰,下方红色的“教育局审核通过”印章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林编辑可以先看,我们的办学许可证、师资信息备案表、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证明,每一项都齐全,上个月教育局突击检查,我们是全市唯一一家零问题通过的教培机构。”

林小雅的目光落在屏幕上,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录音笔——她跑教培口两年,见过太多机构要么藏着掖着,要么拿不出完整资质,像这样主动亮底牌的,还是头一个。

“光有资质不够,”她很快收回思绪,继续追问。

“教培的核心是教学质量,你们扩张这么快,师资能跟上吗?不会是找些刚毕业的学生凑数吧?”

陈如轩笑了笑,点开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师资档案:“林编辑看这里,我们85%的老师都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

其中12个是省市级骨干教师,上个月刚从省会挖来的省特级教师王梅,去年带的毕业班有18个学生考上清北,这是她的教师资格证和获奖证书扫描件。”

话音刚落,咖啡馆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米白色连衣裙的女人快步走进来,看到陈如轩就挥了挥手:“陈总,可算找到您了!我是初二(3)班李萌萌的妈妈,孩子这次月考数学从62分提到了91分,特意来送锦旗,前台说您在这喝咖啡,我就跑过来了。”

女人手里捧着一面鲜红的锦旗,上面“名师引路,成绩飞跃”八个金字格外显眼,周围几桌客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有人还拿出手机悄悄拍照。

林小雅的眼睛亮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口碑,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陈如轩连忙起身接过锦旗:“张姐太客气了,这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努力的结果,您快坐,我让服务员给您倒杯咖啡。”

张姐却摆了摆手,从包里掏出一沓宣传单:“我已经帮您把宣传单发给小区里的家长了,好几个邻居都问我在哪报的班,我让她们直接联系公司前台了,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

看着张姐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林小雅忍不住开口:“陈老师,你们的家长转介绍率很高吧?”

“上个月转介绍率是42%。”

陈如轩把锦旗靠在椅背上,语气里带着一丝自豪。

“我们还有个规定,只要学员成绩提升20分以上,就给老师发奖金,所以老师们比家长还在意孩子的成绩。”

就在这时,陈如轩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市三中教务处李主任”。

他接起电话,没说几句就笑了:“李主任,您说真的?校委会通过了?好,我现在就回公司,您直接过来就行,我们把合作细节再敲定一下。”

挂了电话,他看向一脸好奇的林小雅:“市三中想跟我们合作课后服务,主要负责初三数学和物理的辅导,一年服务费80万,刚才李主任说校委会已经通过了,让我回去签意向书。”

林小雅手里的录音笔差点滑掉——公立学校主动找教培机构合作,而且还是这么高的金额,这在江南市教培行业里,绝对是头一遭。

“你们怎么能拿到公立学校的合作?”

她忍不住追问,语气里已经没了最初的质疑,多了几分好奇。

“其实很简单。”

陈如轩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之前市三中搞过一次课后服务试点,找了两家机构,结果要么老师迟到,要么课件质量差,家长投诉了好几次。我们主动找过去,免费给他们上了两周课,老师全程提前半小时到,课件都是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做的,学生和家长都满意,这次他们就直接找我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