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乱象问题中的机遇(2/2)
“目前我们已经责令‘星火教育’停业整顿,后续会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罚,很可能会吊销他们的经营许可证。”
听到这个消息,陈如轩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星火教育”之前屡次挑衅,这次终于自食恶果,也算是清理了行业里的一颗毒瘤。
“这样的企业确实该好好整顿,不然只会破坏整个行业的口碑,损害家长和学生的利益。”陈如轩附和道,语气里带着正义凛然。
黎局长又跟陈如轩聊了半个多小时,详细敲定了制定行业规范的具体事宜,才起身告辞。
送走黎局长,刘晓华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陈总,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咱们公司要是能牵头制定行业规范,以后在江南市教培行业,咱们就是老大了!”
陈如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尽快把规范制定出来,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管理,不能出任何纰漏。”
“放心吧陈总,我这就去安排!”刘晓华干劲十足,转身就要去忙。
“等等。”陈如轩叫住他,“还有件事,你去查一下‘星火教育’目前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校区分布、生源数量、债务情况,越详细越好。”
刘晓华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陈总,您是想……”
“既然他们要停业整顿,手里的生源和校区资源肯定会闲置,咱们说不定能捡个漏。”
陈如轩嘴角上扬,眼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当然,前提是合规合法,不能踩线。”
刘晓华恍然大悟,连忙点头:“明白!我这就去查,保证尽快给您答复!”
刘晓华离开后,陈如轩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又开始梳理从燕京带回来的经验。
燕京的教培市场比江南市更成熟,很多企业都采用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不仅能扩大生源范围,还能提升教学效率。
“或许,我们也可以在江南市推线上课程,结合线下校区的优势,打造差异化竞争。”
陈如轩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起来,开始草拟线上课程的规划方案。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陈如轩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您好,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焦急的声音:“请问是启智教育的陈总吗?我是星火教育的家长,我家孩子在星火报了一年的课程,现在他们停业了,钱也退不回来,我听说启智教育很正规,能不能把孩子转到你们那去啊?”
陈如轩心里一动,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这位家长,您别着急。”
他语气温和,耐心安抚。
“星火教育的情况我们也有所了解,目前市教育局正在处理。关于孩子转辅导班的事,我们启智教育可以提供帮助,只要您能提供孩子的学习资料和星火的缴费凭证,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为他匹配合适的班级,并且在学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电话那头的家长顿时激动起来:“真的吗?太好了!陈总,太感谢您了!我这就去准备资料,明天就带孩子去你们校区!”
“没问题,您可以先联系我们的客服,预约测评时间,我们会安排专业的老师为孩子做学情分析。”
陈如轩说完,又报了客服电话,才挂了电话。
刚挂掉,手机又响了,还是陌生号码,不出意外,又是星火教育的家长。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陈如轩接了十几个家长的电话,全都是想把孩子转到启智教育的。
他干脆让刘晓华安排客服团队专门对接星火的家长,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办理流程。
傍晚时分,刘晓华拿着一份报告走进陈如轩的办公室:“陈总,星火教育的情况查清楚了。他们在江南市有5个校区,生源大概有800多人,目前还欠着家长的退费和员工的工资,大概有300多万。而且他们的几个校区地理位置都不错,其中有两个就在咱们校区附近,要是能盘下来,正好可以扩大咱们的规模。”
陈如轩接过报告,仔细看了一遍,越看越满意:“好,做得不错。你再去跟星火教育的负责人联系一下,看看他们的校区和生源愿不愿意转让,价格方面可以商量,但必须保证合规,所有手续都要齐全。”
“明白!我这就去联系!”刘晓华拿着报告,兴冲冲地走了。
陈如轩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这次市里的教培行业整顿,对别人来说是危机,但对他来说,却是难得的机遇。
只要能抓住这次机会,不仅能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还能扩大规模,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接下来的几天,陈如轩忙得不可开交。
一边牵头制定《江南市教培行业服务规范》,一边对接星火教育的转让事宜,还要处理星火家长的转学问题。
好在公司团队给力,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推进。
周三上午,《江南市教培行业服务规范》初稿完成,陈如轩带着初稿去市教育局汇报。
黎局长看了之后,对规范的内容赞不绝口:“陈总,这份规范太全面了,从收费标准到师资管理,再到售后服务,都写得非常详细,完全可以作为行业标杆。”
随后,市教育局组织了几家合规的教培企业开会,讨论规范的内容。
会上,其他企业的负责人对规范的内容没有任何异议,纷纷表示愿意按照规范来运营。
最终,《江南市教培行业服务规范》确定下来,由市教育局发文,启智教育作为牵头单位,在全市教培行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