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去湘西(2/2)
陈如轩的话一出口,王老师的眼睛瞬间红了,连连鞠躬道谢。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一阵争吵声,一个穿着皮夹克的男人正扯着一个村民的胳膊,嘴里嚷嚷着:“我给你五块钱一件收苗绣,已经够高了,别不知足!”
陈如轩皱了皱眉,走了过去,只见那男人面前摆着几个破旧的纸箱,里面装着村民们绣好的苗绣,色彩鲜艳,针脚细密,一看就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被扯着的村民是苗丫的奶奶,她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这苗绣我们要绣半个月才能做好,五块钱根本不够买线的,你不能坑我们啊!”
皮夹克男人不耐烦地推了苗奶奶一把:“少啰嗦,要么卖,要么这些东西烂在你手里,除了我,谁还会来收你们这破玩意儿!”
陈如轩上前一步,扶住苗奶奶,冷冷地看着皮夹克男人:“你说的没错,除了你,确实没人会用五块钱收,但如果我出五十块一件,你觉得村民们还会卖给你吗?”
皮夹克男人愣了一下,随即嗤笑一声:“你谁啊?吹什么牛,五十块一件,你收得起吗?这村子里至少有上百件苗绣,你能全要了?”
“不仅能全要了,我还能帮村民们搭建线上销售渠道,以后他们的苗绣直接卖给全国的客户,一件至少能卖一百块。”
陈如轩拿出手机,当场给公司的电商部门打了电话,让他们立刻组建专项小组,下午就赶过来对接苗绣销售的事。
皮夹克男人脸色瞬间变了,他知道自己遇到硬茬了,不敢再嚣张,骂骂咧咧地收拾东西想走,陈如轩却叫住他:“把你刚才收的那几件苗绣留下,按五十块一件给村民钱,不然你今天别想出这个村子。”
周围的村民都围了过来,皮夹克男人看着众人的眼神,只能不情不愿地掏出钱,放下苗绣,灰溜溜地开车走了,村民们顿时欢呼起来,围着陈如轩不停地道谢。
中午的时候,工程队就到了,带着防水布、新瓦片和工具,立刻开始修缮教室屋顶,教育局的人也赶了过来,还带来了新的课桌椅,孩子们看着崭新的桌椅,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下午,公司的电商专项小组也到了,他们带着笔记本电脑,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搭起了临时工作台,教村民们怎么拍照、上传商品信息,还帮他们注册了网店账号。
苗丫的奶奶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一件苗绣披肩,上面绣着凤凰牡丹,电商小组的人拍了照片,优化后上传到平台,不到半小时,就有客户下了单,付款一百二十八块,奶奶拿着手机里的收款通知,手都在发抖。
陈如轩看着这一幕,心里也很欣慰,刘晓华凑过来小声说:“陈总,咱们这次不仅帮了村民,还拓展了公司的文创业务,这步棋走得太值了。”
陈如轩笑了笑,没说话,目光却落在了村口的一片竹林上,他突然想到,湘西的竹笋、腊肉都是特色产品,如果能和苗绣一起打包销售,形成产业链,村民们的收入还能再提高不少。
他立刻联系了公司的供应链部门,让他们派团队来考察当地的农产品资源,制定收购和加工方案,争取让村民们的特色产品都能卖出去。
傍晚的时候,雨停了,修缮后的教室屋顶不再漏水,新的课桌椅整齐地摆放在教室里,孩子们在院子里欢呼着奔跑,村民们则围着电商小组的人,不停地问着网店运营的问题。
王老师拉着陈如轩的手,激动地说:“陈总,您真是我们龙脊村的恩人啊,以前孩子们上学条件苦,村民们守着好手艺却赚不到钱,现在您一来,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陈如轩摆了摆手:“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真正重要的是,你们有这么好的手艺和资源,只要有好的渠道,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当天晚上,陈如轩没去州里住,就在村委会的临时房间里将就了一晚,睡前他还在和公司的团队开会,敲定农产品收购的细节,直到凌晨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推开窗户一看,只见村民们提着自家种的蔬菜、熏的腊肉,还有刚挖的竹笋,堆在村委会门口,说要感谢他。
陈如轩连忙下楼,让刘晓华把这些东西都登记好,按市场价给村民们付钱,村民们不肯要,陈如轩却坚持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钱必须给,这是规矩,不然以后我可不敢再来了。”
村民们没办法,只能收下钱,苗丫还把自己画的一幅画送给了陈如轩,画上是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背景是崭新的学校,陈如轩把画仔细收好,放进了公文包。
上午的时候,供应链团队也到了,他们和村委会签订了收购协议,承诺以高于市场价百分之二十的价格收购村民们的农产品,还会在村里建一个小型加工厂,负责清洗、包装,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
下午,陈如轩准备离开龙脊村,前往下一站,村民们都来送行,苗丫和几个孩子还唱起了苗族的山歌,歌声清脆悠扬,回荡在山谷里。
车子驶离村子的时候,刘晓华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远的人群,感慨地说:“陈总,这一趟湘西之行,比我们预想的收获大多了,既帮了人,又拓展了业务,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