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福悦茶楼一叙(1/2)
当初晨阳光洒在街衢上时,陈如轩坐着车正准备前往公司。
司机开车并未驶出多远时,突然一个陌生电话响了起来。
陈如轩一看,犹豫了一下后接了起来。
“陈总啊,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之前与你在大会上与你进行论辩的人啊。”
陈如轩一听,觉得这个口音倒是很熟悉。
不过人他却没有想起来。
“您是?”
“陈总也太健忘了吧,我是李春风啊。”
“哦,是李教授啊。”
“怎么,您有事找我?”
“我邀请你今天下午三点到福悦茶楼一叙。”
随后陈如轩挂了电话,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敲了敲,第一时间给助理发去消息:“立刻查李春风教授及省教育研究院最近的动态,重点看XJ高校合作相关项目。”
司机从后视镜里瞥了眼他的神色,轻声问是否要调整下午行程,陈如轩只淡淡点头:“先去公司,按原计划推进上午的工作。”
车窗外的晨阳越发明亮,洒在沿街的梧桐树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街面上的行人渐渐多了,透着烟火气的热闹。
陈如轩靠在椅背上,脑海里闪过上次行业大会的画面——李春风当时拿着一叠数据,语气激昂地反驳他提出的“XJ高校地域化招生咨询”方案,说他的思路“太冒险,不符合常规”。
那时他没多争辩,只笑着说“不如等实际成果说话”,现在看来,李春风这通电话,多半是为了这事来的。
二十分钟后,车停在公司楼下,前台小姑娘捧着文件快步迎上来,眼睛亮闪闪的:“陈总,XJ石河子大学的合作意向书刚到,对方还特意说盼着早点和咱们签约呢!”
陈如轩接过文件,指尖扫过“同意合作”的签名,心里有了底,随口问:“技术部那边,数据平台更新得怎么样了?”
“昨晚加班赶完了,说是今天上午就能做内部测试,确保下周能给合作院校用上。”前台的回答干脆利落。
进了电梯,正好碰到市场部张经理,他手里攥着报表,额头有点汗:“陈总,WLMQ职业大学那边突然犹豫了,说之前有公司给的数据不准,担心咱们的方案也有问题……”
陈如轩没等他说完,掏出手机点开一个表格:“这是我昨晚整理的该校近三年各专业录取线波动分析,连南疆、北疆的生源占比都标好了,你现在发过去,半小时后给我反馈。”
张经理看着表格里细致到每个县的数据,眼睛瞬间亮了,连忙点头:“好嘞陈总!我这就去办,保证没问题!”
办公室的门刚关上,助理就拿着资料敲门进来:“陈总,查到了!李春风教授所在的省教育研究院,最近在推XJ高校合作项目,对接了三家公司都黄了,主要是他们拿不出针对性的地域化方案,还被几所高校委婉拒绝了。”
陈如轩端起桌上的热茶喝了一口,茶香漫开,嘴角勾起一点浅淡的弧度——和他猜的一模一样。
上午的工作节奏很快,先是和技术部开了半小时会,确定数据平台的测试细节;又给XJ两所高校的负责人回了电话,解答他们关于咨询流程的疑问,每一件事都处理得干脆利落。
不到十一点,张经理就兴冲冲地闯进来,声音都带着雀跃:“陈总!WLMQ职业大学那边回消息了!说咱们的数据比他们自己整理的还详细,下午就派人过来签合同!”
陈如轩抬眼笑了笑,指了指桌角的文件:“让法务部把合同准备好,仔细核对条款,别出任何纰漏。”
张经理应着“好”,脚步轻快地出去了,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陈如轩拿起笔,在日历上“下午三点”旁边,写下“福悦茶楼,李春风”,还画了个小小的对勾。
中午简单吃了份工作餐,陈如轩让司机提前半小时出发,他向来不喜欢迟到,也不想让对方等太久。
福悦茶楼在老城区,是家有二十年历史的老店,门口挂着褪色的红灯笼,木质门帘一掀就有茶香飘出来,透着股古朴的安静。
陈如轩刚走到门口,穿灰布衫的老板就笑着迎上来,语气热络:“陈总,您可算来了!李教授已经在二楼‘松鹤厅’等您了,我这就带您上去。”
他愣了一下,老板连忙解释:“前阵子您帮咱们市一中做的升学规划,我家孩子正好用上了,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一直想谢谢您呢!”
陈如轩笑着点头,跟着老板上了二楼,木质楼梯踩上去咯吱响,倒别有一番韵味。
“松鹤厅”的门没关严,能听到李春风的声音,像是在跟人打电话,语气里带着点急躁:“……再等等,我今天约了陈如轩,要是能和他合作,这事就成了!”
陈如轩敲了敲门,里面的声音立刻停了,李春风快步走过来开门,脸上堆着热情的笑:“陈总,快请进!让您久等了!”
雅间里摆着一张红木茶桌,桌上放着一套精致的龙井茶具,旁边还坐着个穿西装的年轻男人,看起来像是李春风的助手,见他进来,连忙站起身。
陈如轩刚坐下,李春风就忙着倒茶,热水注满茶杯,茶香瞬间散开:“陈总,这是今年的明前龙井,您尝尝,我托朋友从杭州带回来的。”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醇厚的茶香在舌尖散开,确实是好茶,便点头:“多谢李教授费心了。”
李春风搓了搓手,没直奔主题,反而聊起了上次的大会:“上次辩论我话说得有点冲,陈总别往心里去啊,我也是为了教育事业,没别的意思。”
陈如轩放下茶杯,眼神平静地看着他,语气坦诚:“李教授是性情中人,我明白。咱们都是为了把事做好,就不绕圈子了——您找我,是为了贵院和XJ高校的合作项目吧?”
李春风显然没料到他这么直接,愣了一下才尴尬地笑:“还是陈总通透,确实是为了这事,我们最近……遇到点难题。”
旁边的年轻助手突然插话,语气带着点傲气:“陈总,我们研究院在教育领域做了十几年,经验丰富,要是合作,我们希望能主导方案制定,确保专业性……”
话没说完,陈如轩抬眼扫了他一下,眼神不算锐利,却让年轻男人下意识闭了嘴,连声音都低了下去。
陈如轩转向李春风,语气依旧平和:“李教授,您这位助手可能不太清楚,我司目前已经和XJ五所高校达成合作,落地后的招生咨询满意度,最低的也有92%,最高的达到了9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