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最美志愿者(1/2)
随后的一周,陈如轩的直播间热度像坐了火箭。
林芳芳坐在他身边递资料的身影,成了粉丝津津乐道的“最美助播”。
儿子陈小阳的画作《我的志愿辅导爸爸》,在全市绘画比赛中拿了一等奖。
画里陈如轩伏案工作,电脑屏幕的光映亮他专注的侧脸。
颁奖典礼上,小阳骄傲地牵着父母的手。
闪光灯亮成一片,林芳芳眼角湿润,陈如轩挺直了腰板。
当初在家长群里嘲讽陈如轩“不务正业”、“误人子弟”的王阿姨,此刻坐在观众席角落,脸色尴尬。
电视台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家三口的温暖画面。
当晚的本地新闻头条,便是陈如轩放弃编制、投身志愿辅导的感人故事。
新闻里,那个被陈如轩帮助、考入塔里木大学的张奶奶孙子,激动地对着镜头展示录取通知书。
“没有陈老师,我可能就放弃上大学了!”小伙子声音哽咽。
新闻末尾,主持人动情地说:“陈老师点燃的,不仅是孩子的大学梦,更是无数家庭的希望。”
这条新闻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第二天,陈如轩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直接破了十万大关。
弹幕疯狂刷屏:“陈老师真男人!”“致敬!”“这才是人民教师!”
服务器一度被挤爆。
平台紧急给他开通了专属大流量通道。
更重磅的炸弹在后面。
市教育局局长带着一纸红头文件,亲自来到陈如轩那间狭小的公寓直播间。
“陈老师,经研究决定,特聘您为我市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指导首席专家!”局长笑容满面。
文件上鲜红的公章,是对陈如轩多年坚持最有力的背书。
林芳芳捂着嘴,惊喜得说不出话。
陈如轩握着局长的手,只觉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官方认可的消息瞬间传遍网络。
当初质疑他、诽谤他的声音,彻底被淹没在赞誉的海洋里。
那个王阿姨在业主群里发了一条长长的道歉信,承认自己“目光短浅,心胸狭隘”。
林芳芳只是淡淡地回了句:“感谢理解,一起为孩子努力。”
姿态赢得一片喝彩。
陈如轩的公益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教育局划拨了专项资金,配备了专业团队。
直播间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
墙上挂满了XJ、XZ等地区高校的巨幅地图,标注更加精细。
陈如轩和林芳芳并肩坐在崭新的办公桌前。
“帮我查下喀什大学今年的新增专业。”陈如轩自然地开口道。
“好嘞!”林芳芳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笑容明媚。
专业团队的加入,让他们的服务效率倍增。
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覆盖全国所有高校和专业信息。
开发了智能匹配系统,能根据分数、地域、兴趣精准推荐志愿。
但陈如轩坚持,核心的“一对一”深度咨询永远免费。
他和林芳芳每天依然会亲自接待几位家境特别困难或情况特殊的学生。
这天,直播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咨询者——来自南疆偏远牧区的高三学生阿依古丽。
视频接通,女孩羞涩地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问好。
“陈老师,我…我想学医,但分数可能只够专科。”她的眼神充满渴望。
“阿依古丽,别急,让我看看你的分数和排名。”陈如轩声音温和。
林芳芳迅速调出XJ地区的医学类专科院校信息。
“看,XJ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去年录取线正好在你预估的分数段!”林芳芳指着屏幕。
“而且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很好,尤其在南疆地区需求很大。”陈如轩补充道。
“真的吗?”阿依古丽的眼睛瞬间亮了。
“当然,”陈如轩肯定地说,“我们还会帮你申请牧区学生的专项助学金。”
直播间的观众被这跨越千里的连线感动。
弹幕:“泪目!”“这才是教育的意义!”“陈老师夫妇功德无量!”
礼物刷得飞起,全部被陈如轩设置为自动转入公益基金账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