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八零俏媳养崽忙,她有海货堆满仓 > 第59章 铁蛋叫妈妈

第59章 铁蛋叫妈妈(2/2)

目录

关雪去后面的日用百货那里买了个大号的塑料红桶,又买了一台天平称,另外又买了二十个蒲包。

这年代倒是也有专门装水产的厚塑料袋。

但差不多要合到三四毛钱一个,而蒲包就只要一毛钱,用起来也方便。

关雪找个没人地方,拿出来半桶梭子蟹,到农贸市场外面跟那些小贩们一起摆地摊。

“大妹子,今天头一回来吗?”

挨着关雪摆摊的是一个专门卖黄花鱼的中年汉子。

他一边抽烟一边抻脖子往桶里瞧。

“这么好的梭子蟹不拿里头去卖,搁这不白瞎了吗?”

“今天刚来,先看看情况,”说话间,关雪给他装了两只蟹递了过去,“大哥,请问咱这边的客流量好吗?”

“哟,这是给我的?这多不好意思啊。”

那中年汉子没想到关雪能这么大方。

他在接过蟹后连连感谢,回答问题的态度也立马端正起来。

“什么叫好吗,那简直是太好了!整个海州市,老百姓买海鲜都上这来。你刚来,也难怪你在这摆,我都等七个月了,前几天刚在里边租着个摊位,今儿最后一天在这,明天我就进里头去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丝骄傲。

“恭喜你啊大哥,这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那你今天就卖这一种鱼,是为了清货还是?”

“哎呀,别提了!”

中年汉子长长吐出一口烟,大手一挥。

“这不租着摊位了嘛,我和我媳妇儿一高兴,说晚上整顿小酒庆祝一下,结果喝猛了,一下睡过头了,没赶上港口的海市,等我们赶到那时,就整着点黄花鱼。”

港口的海市。

应该就是孟海晏说的,半夜十二点开市的海鲜批发市场吧?

如此说来,海货相当紧俏啊。

就在这时,有人过来挑黄花鱼。

“这鱼今天啥价?”

“大姐,今儿的黄花鱼嘎嘎新鲜,我四点才从港口拉来的,价格按长短,小的这个1块钱一斤,中不溜的这个1块3,最大的这个两块钱一斤,个保个二十公分以上,中秋送礼最合适了。”

中年汉子拿起一个蒲包,“来哪个?”

那顾客一直盯着最大的黄花鱼看。

刚想说就来这个时,余光忽然被关雪的大红桶吸引。

于是,她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顺势移到了这边。

“嚯,这蟹真肥啊,个头也猛,怎么卖的?”

关雪不疾不徐,“1块5一斤。”

那大姐咂了咂嘴,“人家里边才卖1块2一斤,你这在外边摆摊的,又没摊位费,怎么价格反而比里边的还贵呢?”

感觉对方很有意向。

关雪向她解释,“大姐,买海鲜不能分里外,主要就看谁的货更肥更新鲜。桶就在这,您自己上手随便捞,但凡有一只不新鲜或个头比不过里边的,我这一桶就全都送您了。”

她敢打这包票是有原因的。

对于九月份开海的梭子蟹来讲,公蟹一般三两到七两重,母蟹大概四两到八两重。

一般商贩进货都进小一些的,好卖。

大的通常都有专人收购,作为市场高价品类,卖给送礼的那些人,在普通菜市场不常见到。

那大姐果断上手拎起来几只瞧。

“嘿,真不错,母的多,公的少,个头也大,真难得啊。”

“大姐,您是买回家自己吃啊,还是准备送礼?”

“送礼呗,给我家那位他们领导,这不是要中秋了嘛。这东西死贵的,自己家谁舍得这个时候吃它啊。”

“那您买我这个就对了,或者您进去转一圈也行,一个小时之内我应该不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