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请老舅出山(2/2)
船上的所有人就能分到1400元-2100元。
假设是2100元,船上总共有4个船员,那人均收入就是525元。
当然,小型渔船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对虾日捕捞量。
大部分的海货价格还是只在一两块钱左右。
综合评估,渔民的月均收入大概能达到300-600块钱左右。
在1985年,这个工资听起来非常可观吧?
等于国营大厂工人的好几倍。
但背后却是渔民用辛苦换来的。
他们每一次出海一走就是七到十天,吃喝拉撒全在船上,赶上天气好,收获也能颇丰,要是赶上雷雨天气,生命直接受到威胁。
而且300-600是每年5月至10月的旺季收入。
到了11月至来年4月,淡季近近海资源少,一般主要靠贝类采捞,月收入大概只有100-200左右。
关雪在这些日子里做了不少功课。
在和吴保平聊起来的时候,像个彻彻底底的内行人。
“老舅,机动船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我打算买一艘20马力的二手船,如果只在近海作业,旺季的时候日捕捞量200-500斤完全没问题,你每个月也能拿到600-1500块左右的收入。”
吴保平是个老实巴交的实诚人。
他连连点头,“对的对的,小关你对我们家这么够意思,还让我带上我的两个儿子当船员,那我也不能坑你,我们自行承担渔具损耗和部分柴油费用。”
这是渔业行内规矩。
关雪觉得这样也好,也就没在这事上过多浪费时间。
“老舅,学习驾驶机动船和考证的事就交给你了,回头把产生的费用说一下,我给你报销。”
“好好好,对了小关,我有个老哥们对机动船很熟,你要是看哪好了哪艘船就说一声,我叫他过来给看看,一般他说可以的船,跑起来绝对差不了。”
“那太好了,我正愁没有一个懂行的人呢。您放心请,等事办完了,我买两条好烟或好酒送过去以示感谢,绝不叫你的好哥们白忙。”
吴保平高兴得合不拢嘴,非要让关雪留下吃晚饭。
还说要给她整几道拿手好菜。
不过关雪还是以家里来了客人为由拒绝了。
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眨眼市场都要关门了。
关雪特意让孟娟去水果摊那边买些冻梨和冻柿子拿回去。
今天晚饭是孟老太做的,孟铁柱在旁边跟着打下手。
杨翠芬在客厅里嗑瓜子,吐得满地都是瓜子皮。
小茶水滋溜滋溜地喝着,喝没了还有关佳怡这个小丫鬟给续杯,简直像个万恶的地主婆。
“哟,老二回来了,今天咋下班这么早呢?”
杨翠芬还是忌惮孟海晏的。
她刚才把七点看成了六点,心想多摆会谱儿再收拾也来得及,结果撞到了枪口,连忙吩咐关佳怡。
“快快,收拾一下,别叫你二叔看了心烦。”
孟海晏没搭理她,去厨房帮孟老太忙活去了。
杨翠芬以为关雪肯定会损她两句,但结果也是没搭理她。
只是告诉孟娟,把买来的冻梨和冻柿子都拿到仓房里去,然后就回卧室换衣服去了。
“嘁,抠门的小妖精!”
“妈,你能不能别这么说我二婶。”
孟娟听不下去了,“咱们全家在这白吃白住,你连饭都不做,我奶她还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