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习俗(2/2)
“好!”
陈平凡点了点头,旋即,两人离开了办公室,来到了村委会的院子里。
透过院子外的黑色铁栏杆,陈平凡望到了不远处广场上正在扭动着身躯的人们,人们穿着艳丽,大红大绿,引人注目。
伞头手持着伞和虎撑,女人们手持粉色秧歌扇子,男人们都举着一把五颜六色的秧歌伞,锣鼓声不停地响起,为秧歌队的舞姿壮大声势。
“今年排门子不?”安世杰问。
“您在龙头村待的时间可比我久多了,您看么。”陈平凡一笑。
“按理来说要各家各户转一转,但现在家家户户都修起了小洋楼,连硷畔和院子都没有了,转院子也转不成了。”安世杰轻叹了一口气,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景象,秧歌队转院拜年,这沿着一家一家走去,串院子红火热闹,可今时不同往日,已经失去了排门子的有力因素。
“那就沿着公路闹,反正咱们村的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靠近公路么,这样的话也算是把祝福送到了家里。”陈平凡说。
“也可以,那就到时候去庙上拜完,沿着公路扭秧歌。”安世杰点头,“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人们有钱了,年味却少了。”
陈平凡闻言,没有出声,他也在思考这个事情。
“以前不是转九曲,就是烧火塔塔,现在好像就剩下一个闹秧歌了。”安世杰叹了一口气。
“转九曲”和“火塔塔”在陕北地区很常见,正月里的一种习俗。
所谓“转九曲”又被称为转灯,人们会在村里附近找一个平坦宽敞的地方设置灯场,栽灯场时会把玉米杆或者是高粱杆横竖各栽十九行,一共三百六十一把,然后放置用土豆或者萝卜制作而成的“灯碗”,在里面倒上一点清油,再放上棉花捻子,套上五色纸灯罩,把灯碗放置在九曲阵内点亮。
届时,锣鼓唢呐鸣奏,秧歌队走在最前头,人们则跟在后面,人们在九曲阵内从尾走到头,走完这一圈意味着在来年五谷丰登,幸福美好,这是一种祈求美好生活的行为。
而“火塔塔”则是在正月十五的时候,人们要么在自家门前垒起一个由柴火和煤炭组成的塔状火塔,自家一家人围着“火塔塔”庆祝,要么在村里的主要干道垒起一个“火塔塔”,村里更多人聚集在一起庆祝。
一般来说,前者所垒的“火塔塔”规模小,也不会太高,后者则通常会有两三米,甚至是四五米高,是由村里组织垒起的。
村里的老人经常说,“火塔塔”可以燎百病,淳朴的劳动人们总是如此单纯,哪怕世世代代辛苦劳作,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总是期望生活可以善待他们。
现如今,生活好起来了,这种淳朴的习俗却不多见了。
“那今年不止要闹秧歌,还要转九曲,更要燎火塔塔!”陈平凡斩钉截铁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