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抬扛(2/2)
东冬冬顿时抢过来嚷嚷道:“我会用。”
场景切换。
环城三百路公交车,东阁和荣茂坐在靠窗的位置。
“上次你打电话让我从旁观者的角度给你分析问题,说实话我对农业也不太懂,我就从贸易的角度给你分析分析。”
东阁认真地听着,荣茂娓娓道来。
“不可否认农业生产也是贸易的一部分,但农产品也有它的特殊性,那就是季节性。”
(作者不懂这么多,场景切换糊弄观众。)
丰韵一行参观美术学院,东娜娜忍不住感慨道:“好大啊?我感觉比我们村还要大。”
凤霞随口接应道:“确实啊,如果不算庄稼地的话这个学校还真不比我们村小。”
东冬冬咔嚓咔嚓地按着快门,容月月心疼的小声提醒,“冬冬你别乱拍,内存卡不够。”
“嗨,你教教他啊?”荣新新随口提了一句。
东冬冬恍然道:“还有容量啊?我以为不用胶卷可以随便拍呢。”
“不是的,数码相机需要电池供电,然后拍下来的照片存在内存卡里,你这样乱拍不但浪费空间还费电。”
“败家子的东西,把相机还给姐。”
东娜娜的突兀的一句话直接把容月月逗乐。
凤霞也是有点尴尬,但这情况她也不好插嘴,既要顾及儿子的面子又要照顾月月的情绪。
索性就和丰韵闲聊起来,“嫂子,月月这是学照相的啊?”
丰韵笑道:“她们那叫摄影,反正挺文艺的,我也不太懂。”
“大学生嘛?对了嫂子,你也是大学生吧?”
“我是进修的会计和金融,用咱们国内的话说叫成年大学吧。”
“还得说大学生,像冬冬这样的上大学我都不敢想。”
东冬冬这个郁闷,啥事都能扯到自己身上。
他随口和荣新新搭话掩饰自己的尴尬。
“哥,你学什么的?”
“我学的是雕塑……”
荣新新还没说完东冬冬就快言快语地插了一嘴,“就是做那种石狮子呗?”
荣新新笑道:“那是石雕,我做的是泥塑。不过你说的石雕我知道有个地方很有名,第十六区的石窝镇被誉为雕刻之乡。”
“雕刻之乡不是阳曲县吗?”
“穷小子就会抬杠,哥别搭理他。”
场景切换,回到公交车上。
听着荣茂的分析东阁连连点头。
“农村产业链说到底还是以种地为基础,像你为了桃园项目采购了一台挖掘机,完全可以做一个小型的机械厂。”
“你说的运输这块儿是不是就可以承包给机械厂?”
“理论上是的,你要搞新农村产业链运输这块儿是必不可少的配置,你们东风厂的模式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吗?”
“那照你的意思我把孙威的运输公司合作过来?”
“不不不,机械厂和运输公司不一样,机械厂是以机械化耕种为基础,运输公司什么都运这不太适合你的产业。”
“你的意思是我搞个机械厂然后兼带运输。”
“对!毕竟农产品大多是吃的东西,需要卫生标准,如果和工业运输混淆的话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