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丧葬改革(2/2)
苏宁虽然退休却担任着村民代表,再加上又是党员,会议上他自然要发言。
“北街里就不说了,乡镇中心,只老街就甩我们好几条街。面积最小的西河村有砖窑,年产值几十万。”
朱红接过话茬。
“中方村的炼钢厂在整个新兴乡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厂,南林店有水泥构件厂、饲料厂。”
高良和接回话茬激动地说道:“唯独我们村纯农业,连个像样的养殖场都没有。”
董琬小声地说道:“你们是不是忘了东阁同志是有公司的,而且他不是说要开厂吗?”
杨鲁肃顿时看了过来,期待地询问道:“东阁同志,你说开厂是说着玩儿还是认真的。”
“当然是认真的,我现在正在考察呢,不过咱们村没有合适的地。”
乔斌接口道:“我们村土地肥沃,应该在农业上下功夫,不能一味地盯工业。”
“对。”朱红附和道,“农村肯定是要以发展农业为主,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他村的工业成就。
“但这些都是有历史遗留因素在内,我们村也有特色,绝不能盲目的去跟风。”
乔斌正了正身子看向杨鲁肃说道:“杨主任,我觉得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丧葬改革。”
杨鲁肃还没说话朱红却拦住道:“丧葬改革事关重大,绝不能操之过急。”
乔斌痛心地说道:“我统计过,短短十年,一类地里的坟包就多了五十六个。按照每座坟占地两平米来算就是一百一十二平米,种菜的话足够三口之家一年的蔬菜供应。”
“乔技术员。”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说道,“你不能这么算吧?
“老农民劳劳碌碌了一辈子,临终就希望能够埋在自家的土地里,难道一个人的一生连两平米的土地都不值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们村明明有许多荒地和坑塘,为什么一定要把坟修建在良田里呢?”
在场的村民虽然都是党员,更多的是带着淳朴的传统观念。
不少人对乔斌的言论十分不爽,但碍于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好发作,更主要的是人家乔斌说的也没错。
当然这其中有脾气暴躁的免不了要犟两句。
“乔技术员,你说的这是人话吗?老人操劳了一生,末了末了把人埋在水塘子里。”
“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支持火葬呢。”
“你说火葬就火葬,我们东坡集祖祖辈辈都讲究入土为安,怎么到你这就火葬,感情你不是我们东坡集的人就不在乎是呗。”
“哎哎哎。”苏宁一看要失控赶紧打住,“干什么呢?别忘了你的身份,说话就说话,搞什么人身攻击。”
苏远冷哼一声坐了下来。
杨鲁肃有点尴尬,他本来要讨论的就是丧葬改革,但这架势根本没法谈啊。
东阁这边也有点郁闷,本来打算在会上提提祠堂改建的事,但这情势说不定会引火烧身。
好在东阁并不是怂人,他迎难而上直言不讳。
“杨主任,我个人有个想法,就是把苏东两家的祠堂改建成东坡集村史博物馆。”
苏远果然又开始跳脚,瞪眼询问道:“东阁,你这是要欺师灭祖啊。”
苏宁当即就怼了回去,“怎么说话呢,这事不早就谈好了吗?你怎么又横插一杠子。”
苏远一愣,醒悟过来尴尬不已,他尬笑道:“我都被气糊涂了,阁子抱歉啊。”
东阁自然不会计较,随口又对杨鲁肃说道:“苏东两家的祠堂在抗战时期就有领导发了话,这祠堂是我们两家私人所有。
“如今我们把他捐出来,希望呢村里也能给我们批一块地,盖两座新的祠堂,当然工程由我们自行完成。”
杨鲁肃看向朱红,她表示认可,随口提点了一句。
“这事原则上没有问题,但还是向上级汇报一下比较稳妥,毕竟涉及到文物和古迹的保护,可能需要文化单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