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丝路文雨 > 第16章 江南书局

第16章 江南书局(2/2)

目录

这一刻,他忽然想通了一些事。

为什么把300万削减成80万后,上海新华传媒的刘副总仍然泰然自若地愿意从莎句接过上海书城这颗烫手的山芋。

原来人家早已有了打造小而美书店的丰富经验,说不定他们想用的恰好就是这个品牌!

亦或许人家一开始就没想着在莎句建设上海书城,认为县城的权重和书城品牌极不相符,所以才会突然削减预算。

“这刘副总太不地道了,明明就有江南书局的成功案例,对我们还只字不提、守口如瓶!上海人虽精明,但格局什么时候这么小过?!”王长辉腹诽道。

同样身为地道的上海人,王长辉对刘琦的做法甚感不满。

待心中的怒气稍稍平息后,王长辉才说道:“师妹,你的意思是,我们不用‘上海书城’之名,用‘江南书局’这个更具文化代表性但规模听起来就比较小的品牌?”

唐玲说道:“对,你们不是想做文化标杆、想对标喀什书城吗?我们就避其锋芒、另辟蹊径,通过打造高维文化空间来做不一样的标杆!”

王长辉兴奋了起来,唐玲的新思路的确让人热血沸腾。

“但我总觉得这名字还是少了点什么,跟莎句一点儿联系都没有,放在这儿挺突兀的。”王长辉激动之余,也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要发生点联系还不简单啊,加上‘莎句’两个字不就行了?”唐玲满不在乎地说道。

“莎句不论地域还是文化权重上明显小了,根本不匹配江南,要不叫‘江南书局·丝路分局’?”王长辉若有所思地说道。

“听起来像个小镇上的派出所,哈哈哈。师兄,你好歹也自诩为文人,取个名怎么跟个文盲似的。”

王长辉忽然想起他和小学生们离别时的灵光一闪,兴奋地说道:“叫‘江南分局·丝路之光’,用书籍点亮新疆,用文化再现丝路荣光!”

“这个名字既有寓意,更有深意!很不错。”唐玲很是赞同,“对了,我上次提醒过你,在上架书籍的选择上,最好还得有些新意。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没?”

“当然,我正想给你报告呢!”

……

在书店的大框架上达成一致后,两人又热烈地讨论了很多细节。

这一聊,就是整个通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