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别院囚笼(2/2)
她记下几个类似的可疑名字,然后再次读档。
这次,她结合财物往来的记录,重点查看这些人的家眷,仆从是否有异常支出或突然的阔绰。果然,其中一个兵部小吏的妻子,近日在城南置办了一处不小的宅院,资金来源不明。
她没有停下,一次次读档,从不同角度交叉比对。
名单上一个个名字仿佛活了过来,在她脑海中构建出隐约的网络。
夜深了,翠竹悄悄进来添了一次灯油,见娘娘蹙眉沉思,不敢打扰,又默默退了出去。
宁婕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暂时放下人员名单,拿起那些截获的密信碎片。
上面的北凛密语残缺不全,难以解读。
她尝试着将不同的碎片在脑中拼凑,利用读档反复调整顺序。
“粮食……调动……边市……”几个模糊的词语似乎能连上。
北凛在暗中囤积粮食?还是在调查大雍的边市粮草储备?
她将这点记下。
天快亮时,她才和衣在简陋的床榻上躺下,脑子里却还在回闪着那些信息。
光禄寺的采买,兵部小吏的妻子,边境的粮食动向,还有拓跋月那封“疑心已种,时机将至”的密信……
这些散落的点之间,一定有一条线牵着。
第二天,她让翠竹想办法弄来了一些近期的市井小报和商贾之间的流言记录。
这些看似不入流的信息,有时反而能反映出官方记录之外的动向。
结合王公公送来的官方情报,她注意到一个现象,近期京城几家最大的粮行,都有不明来源的大宗采购,虽然做得隐蔽,但出货量远超往常。
而在同一时期,光禄寺的采买记录里,对一些特定药材和皮革的采购量也有所增加,理由是储备宫中冬日用度。
药材,皮革,粮食……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如果组合起来呢?
药材可以疗伤,皮革可以制作军械配件,粮食则是行军根本……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
北凛或许不仅在搜集情报,还在暗中为某种“行动”储备物资!
而光禄寺的采买渠道,可能被利用来掩人耳目。
她需要更确凿的证据。光靠这些推测还不够。
“翠竹,”她低声吩咐,“下次王公公的人来,让他想办法弄到光禄寺近三个月所有采买的详细清单,尤其是超出常例的部分,以及经手人的具体信息。”
她要知道,除了那个已经被注意到的官员,还有谁参与了这些异常的采买。
这条线,或许能牵出更多藏在暗处的人。
三天后的深夜,王公公的人准时送来补给,同时带来了宁婕要的光禄寺详细采买清单。
宁婕连夜核对,指尖划过一行行数据。“读档。”她轻声道,将清单与之前的人员名单并排查看。
突然,她手指停在一个条目上。
采购的上等牛筋数量远超宫廷制弓所需。更奇怪的是,同期兵部武库司的记录显示,弓弦储备反而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