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 > 第206章 李达康的反应

第206章 李达康的反应(2/2)

目录

“补充考察?”李达康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透着浓重的不满和质疑,“春林部长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京州市委推荐的人选,是经过组织考察的!他省委组织部信不过我们市里的考察结论吗?”

“这个……吴部长可能也是秉承省委的指示,要求特别严格吧。”陆海平只能把责任往上推,声音都带着点颤抖。

“好,我知道了。”李达康的声音冷得像冰,直接撂了电话。

陆海平拿着嗡嗡作响的电话听筒,后背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李达康的下一通电话,绝对不会再打给他这个小卒子了。

几乎就在李达康挂断与陆海平电话的同时,吴春林办公桌上的那部红色电话机响了起来。吴春林看着来电显示,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才从容地拿起听筒。

“达康书记,你好啊。”吴春林的声音热情而自然。

“春林部长,我就不绕弯子了。”李达康开门见山,语气强硬,“光明区区委办主任的人选,我们京州市委已经按照程序上报了,听说你们省委组织部还要搞什么‘补充考察’?我想请问,这是你吴部长的意思,还是沙书记的意思?是对我们京州市委的工作不信任,还是对我李达康推荐的人选有看法?”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连珠炮般砸过来,充满了压迫感。

吴春林早有准备,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语气却是不卑不亢:“达康书记,言重了,言重了嘛。怎么会不信任京州市委呢?更谈不上对你有看法。主要是瑞金书记对光明区的班子建设非常关心,多次指示我们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把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同志放到关键岗位上去。你们推荐的那位同志,条件是不错,但另外两位同志,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我们组织部觉得,也确实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比对和考察嘛。这也是对事业负责,对干部本人负责。程序上走得严谨一些,总不是坏事,你说对不对,达康书记?”

他这一番话,滴水不漏,既搬出了沙瑞金这尊大佛,又紧扣“程序严谨”、“对事业负责”的政治正确,让李达康一时也难以找到发作的理由。

电话那头的李达康沉默了。他何等聪明,已经从吴春林这冠冕堂皇的话语中,清晰地嗅到了沙瑞金阵营的意图——他们不想硬碰硬,但也不想让他的人轻易上去,所以选择了“拖延”战术。吴春林,就是这个战术的执行者。

“好,程序严谨是应该的。”李达康的声音缓和了一些,但那股冷意并未消散,“那就请春林部长和省委组织部的同志们,抓紧时间考察吧。光明区的工作等不起,希望不要影响到正常的工作运转。”

“这个自然,请达康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抓紧的。”吴春林满口答应。

放下电话,李达康站在自已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眉头紧锁。他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沙瑞金和吴春林的反应,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原以为对方会更强硬地反击,或者试图推出他们自已的人选来争夺,没想到却采取了这种看似消极的拖延策略。

“拖延……”李达康喃喃自语,烟雾从他口中缓缓吐出。他迅速权衡着利弊。

赵立春和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很明确,沙瑞金目前承受着“程序正义”的巨大压力,不敢轻易动用书记的权威强行干预。那么,这段僵持期,对他们而言,同样是宝贵的。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更加从容地清理、掩盖可能在光明区留下的痕迹,加固防火墙,让白景文乃至沙瑞金后续可能派来的调查组无从下手。

只要白景文不能全面掌控区委办,不能随意调动力量、查阅核心档案,他们的核心秘密就还有一层保护壳。

“既然你们想拖,那就拖吧。”李达康将烟头狠狠摁灭在烟灰缸里,眼中闪过一丝冷光,“看谁拖得起,看谁先找到破局的关键!”

想通了这一层,李达康不再纠结于区委办主任的任命速度。他不再主动给陆海平或者吴春林打电话催促,仿佛这件事就此搁置了一般。

一时间,围绕着光明区区委办主任这个小小职位的激烈博弈,表面上似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