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武大郎与七位老婆 > 第八十四章 蔡京密谋

第八十四章 蔡京密谋(1/2)

目录

相较于苏州苏府的园林雅趣、水韵清灵,这座位于帝国权力中心的府邸,展现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气象——极致的奢华与迫人的威势。飞檐斗拱皆覆以琉璃碧瓦,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折射出冷硬的光泽;汉白玉的台阶宽阔而漫长,一直延伸到朱漆铜钉的巍峨大门前;府内庭院深深,不知几重,廊庑下侍立的身着锦袍的豪奴健仆皆眼神锐利,屏息静气,使得整座府邸即便在白日,也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与肃杀。

在府邸最深处的“颐年堂”书房内,却温暖如春。来自南海的珍稀龙涎香在紫铜鎏金兽首香炉中静静燃烧,散发出浓郁而持久的异香。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绒毯,墙上悬挂着当世名家的字画真迹,其中不乏御笔亲题。这里的一器一物,皆价值连城,无声地彰显着主人位极人臣的权势与富可敌国的积累。

当朝太师,权倾朝野的蔡京,正半闭着眼,慵懒地靠在一张铺着完整白虎皮的紫檀木躺椅上。他年约六旬,面容清癯,皮肤白皙,三绺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身着寻常的深紫色居家常服,看似一位养尊处优的富家翁。然而,偶尔从他微眯的眼缝中透出的那一缕精光,却如鹰隼般锐利,带着久居上位、执掌生杀大权所形成的无形压迫感。

一个身着内侍服饰、面白无须的中年宦官,正躬身立在榻前,双手捧着一封书信,神态谦卑至极,正是之前为蔡京与苏家牵线的江宁织造太监,李公公。

“太师,”李公公的声音尖细而带着谄媚,“苏州苏文翰……回信了。”他心翼翼地将信呈上。

蔡京并未起身,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旁边侍立的一个俏婢立刻上前,接过书信,轻声念了起来。信是苏文翰亲笔所书,用词极为恭谨,满篇皆是谦卑之语,感谢太师垂青,自陈家业微薄,惶恐不敢高攀,唯恐经营不善玷污太师清誉云云,送上薄礼一份等等核心意思只有一个——婉拒。

随着婢女念诵,蔡京脸上那抹慵懒的神情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阴沉的冷漠。他并未暴怒,甚至没有出声打断,但书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温度骤降。那念信的婢女声音开始微微发颤,李公公更是将头埋得更低,额角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信毕,书房内陷入一片死寂。只有香炉中青烟袅袅,以及炭火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蔡京才缓缓坐直了身子,他并未去看那封信,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庭院中一株在寒风中瑟缩的老梅,声音平淡,却带着渗入骨髓的寒意:

“好一个苏文翰……好一个‘苏半城’。”他轻轻重复着这两个名字,语气听不出喜怒,但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压,“咱家给他脸面,他非但不要,还敢伸手打回来……呵呵,真是……好的很呐。”

他猛地转过头,目光如两道冰锥,直刺向战战兢兢的李公公:“李伴伴,你,这苏家,是觉得咱家这太师的名头,不够响亮?还是觉得他苏家的根基,已经硬到可以不把咱家放在眼里了?”

李公公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颤声道:“太师息怒!太师息怒!那苏文翰不过是一介卑贱商贾,目光短浅,不识抬举!竟敢忤逆太师之意,简直是罪该万死!依奴婢看,此等狂悖之徒,就该立刻下令,查封其所有产业,将其下狱问罪,抄家灭族,以儆效尤!让天下人都知道,忤逆太师的下场!”

他这番话,带着宦官特有的狠戾与迎合,只求平息蔡京的怒火。

蔡京闻言,嘴角却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带着浓浓的讥讽:“立刻?查封?下狱?抄家灭族?”他轻轻摇头,“李伴伴,你在江宁待久了,眼界也变窄了。对付一只肥羊,一刀宰了固然痛快,但血溅一身,又能得多少实惠?反而惹来一身骚,让别的羊群惊恐四散,非上策也。”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负手而立,望着那株老梅,仿佛在欣赏,又仿佛在思索。“这苏家,不是寻常的肥羊。它是一头……养得极肥的骆驼。在江南盘踞近百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漕运、丝绸、银钱……触角伸得太长了,与地方官府、乃至朝中一些不清不楚的人,也未必没有勾连。一下子把它按死,动静太大,吃相也太难看了。官家面前,御史台那边,总得有个得过去的交代。更何况,它那些产业,那些船队、工坊、银钱网络,若骤然毁去,于国于民,也是损失,到时候,难免会有人借此攻讦咱家,因私废公,得不偿失啊。”

他像是在对李公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剖析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就在这时,书房角的阴影里,一个一直默不作声的青袍文士,缓缓走了出来。此人年约四旬,面容普通,唯有一双眼睛异常明亮,透着智谋与冷静。他是蔡京的心腹幕僚之一,姓贾,名诩,与汉末那位毒士同名,其心思之缜密、手段之阴柔,亦深得蔡京倚重。

贾诩对着蔡京微微一揖,声音平和而沉稳:“太师明鉴,所见深远。李公公所言,乃是雷霆手段,见效快,但后患亦不。那苏文翰既然敬酒不吃,我等的确无需再与他客气,但要取其产业,需用巧劲,需慢火炖煮,方能连肉带骨,尽入彀中,且不人口实。”

蔡京转过身,看向贾诩,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哦?文和(贾诩表字)有何高见?且细细道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