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荒山犬吠隐玄机(1/2)
见过那八位旧部,望舒心中稍定,但细节处仍需打磨。
她沉吟片刻,对赵猛道:
“这些人,需得有个遮掩。
便依年岁长幼,暂定代号丁一至丁八。
你设法为他们另造一份身份,路引文书务必齐全,要做得干净,与林府、王府皆无瓜葛。
对外只说是乡下来城里寻活计的农人。”
她顿了顿,继续细化指令:
“每月银钱,让他们错开日子来此宅领取,每人固定一日,避免扎堆引人注目。
传递消息亦同,各有各的隐秘位置,非必要,彼此无需碰头。”
说到传递消息,望舒忽地想起一桩要紧事,抬眼问道:
“他们几人,可都识字?”
赵猛一愣,黝黑的脸上露出些尴尬,挠了挠头:
“这个属下疏忽,未曾细问。”
他转向那八人,粗声道:“都自个儿说说,识得几个字,可能自个看信写信?”
一圈问下来,结果不甚理想。
丁四与丁六两人,吭哧半天,只认得百来个常用字,提笔书写更是艰难,其他六人书信皆算过关。
望舒心下明了,情报传递,若连字都不识,风险倍增,效率也低。
她当即决断:
“丁四、丁六,你们二人暂且与邻近的兄弟结伴行事,探得消息,由识字的兄弟代为书写呈报。
月银便按此划分:
能独立书写呈报者,五两;
需借他人之手者,三两。”
丁四、丁六闻言,面面相觑,脸上都有些火辣。
望舒语气缓和了些,补充道:
“此非定数。
待你二人识字过千,能自行书写条陈时,月银即刻提至五两。
另外,打探消息若有关隘需银钱打点,务必记录清楚,连同情报一并呈上,次月一并报销。”
她目光扫过众人,“都听明白了?”
“是,夫人!”八人齐声应诺,声低却清晰,毕竟需要预防隔壁有耳。
望舒微微颔首,又道:
“规矩立下,是为长远。
你等首要之事,仍是自身安危。
在各自落脚处挣得的工钱,归你们自己开销。
这情报搜集,头半年算作熟悉门路,只要尽心,基础月银照发。
半年后,若所获仍多为无用消息,便需转为按效计酬。
依情报紧要难易,分等论价,譬如甲等十两,乙等五两……
具体细则,稍后赵猛会与你们细说。”
如此一番安排,奖惩分明,条理清晰,这支初具雏形的情报脉络,总算有了个像样的框架。
眼下虽只能从市井流言入手,风险较低,每月供养这八人及运作开销,对她而言尚可承受。
所幸北地商队收益稳定,方能支撑起这暗处的花费。
诸事议定,望舒与赵猛先行离开,与那八人错开时辰,以免落人口实。
从租赁的宅子出来,见日头尚早,随行护卫也充足,望舒便吩咐抚剑:
“你回去将秋纹和煜哥儿接来,今日既已出门,索性去城南的庄子看看。”
那庄子是年前秋纹经手买下的,连田带山,据报有三十余亩水田,并一座不小的荒山。
买这荒山时,秋纹还曾极力劝阻,言道山地贫瘠,引水艰难,产出有限。
且朝廷有令,荒山开垦头三年虽免税,但三年后若勘验不合格,税赋反比良田更重,恐成负累。
然而望舒看中的,正是这山的用途:种植草药。
山地通风向阳,排水良好,正是许多药材生长的好去处。
若能合理规划,遍植林木药材,未尝不是一条财路,更能为药铺提供稳定货源。
马车晃晃悠悠抵达庄头。待亲眼见到那所谓的“山”,望舒不禁哑然。
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个连绵起伏的大土坡,坡度平缓,面积却着实不小。
江南地处平源,山极少的,算是自己忽略了。
而这山正如秋纹所言,引水灌溉确是难题,人力挑水成本高昂。
但放眼望去,坡上已非荒芜,竟星星点点生长着不少植株。
“这些都是文嬷嬷的草药?”望舒有些惊讶,指向坡地。
秋纹忙答道:
“回东家,正是。
这些都是按文嬷嬷指点,由庄上聘的药农陆续移栽或播种的。
嬷嬷每旬都会亲自过来查看一次。
庄子周围都打了篱笆,还养了几条猎犬看守。
山上住了户何姓猎户,也是嬷嬷引荐聘下的,说是有了猎户和狗,等闲宵小不敢来盗挖药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