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93章 龙门终跃出,静待金榜名

第93章 龙门终跃出,静待金榜名(1/2)

目录

嘉靖元年八月十七,巳时初刻。

当第三声标示着乡试终结的炮响,

沉闷而威严地滚过江南贡院上空时,

近万间号舍内,近万名考生几乎在同一时刻,

发出了各种各样、含义复杂的长吁短叹。

那声音,像是被压抑了太久终于得以释放的呻吟,

又像是耗尽所有力气后的虚脱哀鸣,

更夹杂着无尽的期待、恐惧、茫然与解脱。

九天八夜!

在这逼仄、污浊、气味难以言喻的“号笼”里,

与经史子集搏斗,与自身极限抗衡,

与莫测的前途命运博弈。

每一刻都是煎熬,

每一笔都重若千钧。

此刻,终于结束了。

死一般的寂静只维持了极短的一瞬,

旋即被更大的喧嚣所取代。

收卷胥吏冷漠的催促声、

考生们收拾考篮的碰撞声、

因久坐而酸软的骨骼发出的咔哒声、

以及再也压抑不住的咳嗽声、

啜泣声、甚至是抑制不住的嚎啕声,

瞬间将庞大的贡院填满。

苏惟瑾缓缓放下笔,

指尖因长时间紧握而微微颤抖。

他闭上眼,超频大脑缓缓从极致运转的状态中退出,

如同高温锻打的钢铁渐渐冷却,

一股难以言喻的、

深入骨髓的疲惫感转瞬间化作潮水般席卷而来,

几乎要将他淹没。

但他强行撑住了。

深吸了一口号舍内那浑浊不堪的空气

——此刻竟也觉得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他仔细地将最后一份试卷检查一遍,

确认无误,才看着它被胥吏面无表情地收走,

汇入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试卷洪流之中。

然后,他开始缓慢地、有条不紊地收拾东西。

将毛笔一支支洗净、擦干、放入笔帘;

将砚台中的残墨倒掉;

将剩余的干粮、薄荷膏收好。

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极其认真,

仿佛是一种仪式,

用以平复那激荡过后略显空茫的心绪。

他对自己的发挥有绝对的信心。

经义的深邃,策论的锋芒,

诗赋的超拔,三场文章,

皆已臻至他目前能力的顶峰,

甚至超水平发挥。

超频大脑就是他最强大的后盾,

确保了他的文章在学术深度、

思想高度和形式规范上,

都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水平。

信心归信心,但科举之事,终究存在变数。

主考官的偏好、同一批试卷的整体水平、

乃至某些不可言说的场外因素……

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便被他强行压下。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哐当!”隔壁号舍传来一声巨响,

似乎是谁瘫软倒地,

紧接着是衙役的呵斥和拖拽声。

“哈哈哈……我写完了!

我写完了!我一定中了!”

另一个方向,传来嘶哑的、近乎癫狂的笑声,很快又变成了呜咽。

更多的,是沉默。

死一样的沉默。

许多人只是呆呆地坐在号舍里,

眼神空洞,宛如魂魄早已随着交上去的试卷一同被抽走,

只剩下一具疲惫不堪的皮囊。

贡院的大门再次缓缓打开,

明亮得甚至有些刺眼的阳光涌入这条幽深的“巷道”。

胥吏们开始高声吆喝,催促考生离场。

苏惟瑾背起轻了许多的考篮,

一步步走出这间囚禁了他九天的狭小空间。

双腿如同灌了铅,

踩在青石板上感觉有些虚浮。

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

却让他有些眩晕,忍不住抬手遮了一下。

走出“地”字区域,

汇入庞大的人流。

眼前的景象堪称震撼。

方才在号舍内听到的种种声音,

此刻化为了鲜活甚至惨烈的众生相:

有人一出号舍门便直接瘫倒在地,

被早已等候在外的家人仆役哭着抬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