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 第166章 李师师的反击:温柔刀藏杀机,谁敢动我夫君

第166章 李师师的反击:温柔刀藏杀机,谁敢动我夫君(2/2)

目录

帐内又剩下木子于一人。

他看着手里的地图,上面标注着赵无言势力范围内的所有据点。

大大,几十个。

木子定国一个人去端,要端到什么时候?

而且,就算端完了,叶雪清未必就在这些据点里。

赵无言那个老狐狸,不会把筹码放在明面上。

他肯定藏在更隐蔽的地方。

木子于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最后停在了一个偏僻的点上。

天水郡,城外三十里,有一座废弃的道观。

那里,曾经是赵无言的一个秘密据点。

但现在,所有的斥候都那里已经空了。

真的空了吗?

木子于眯起眼睛。

越是显眼的地方,越容易被忽略。

赵无言这种人,最擅长的就是声东击西。

“来人。”

一名亲卫走了进来。

“元帅有何吩咐?”

“准备一下,明日一早,我要去天水。”

“亲自去。”

……

长安城,御史台。

王德昭正在书房里批阅文书。

作为御史台的给事中,他的工作就是挑毛病。

挑皇帝的毛病,挑官员的毛病,挑将军的毛病。

只要能挑出毛病,他就能升官。

这次,他盯上了木子于。

那个从蓝田回来,被全城百姓当做救世主的木元帅。

王德昭不信什么救世主。

他只信一点:功高震主者,必死。

木子于手握重兵,又得民心,这在王德昭看来,就是造反的前兆。

所以他要弹劾。

就算弹不倒,也要让皇帝对他起疑心。

“大人。”

书童走了进来。

“外面有人求见。”

“谁?”

“是……元帅府的夫人。”

王德昭愣了一下。

元帅府的夫人?

那个青楼出身的女人?

她来干什么?

“让她进来。”

王德昭整理了一下衣袍,端坐在椅子上。

他倒要看看,这个女人想干什么。

门被推开。

李师师穿着一身素色的长裙,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缓缓走了进来。

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行礼得体。

“李师师,见过王大人。”

王德昭打量着她。

不愧是青楼出身,这身段,这气质,确实勾人。

难怪木子于会被迷得神魂颠倒。

“元帅夫人,不知有何贵干?”

王德昭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轻蔑。

李师师没有在意,反而笑得更温柔了。

“我听闻王大人清廉刚正,素来敬佩。”

“今日特来拜访,送上一些薄礼,还请王大人笑纳。”

她把食盒放在桌上,打开。

里面是一些精致的糕点,还有一坛好酒。

王德昭看了一眼,冷笑。

“元帅夫人,这是想贿赂本官?”

“王大人误会了。”

李师师依旧笑着。

“我只是想和大人聊聊。”

“聊什么?”

“聊聊我夫君。”

李师师坐了下来,倒了两杯酒。

“王大人最近在弹劾我夫君,他在前线滥杀无辜。”

“妾想问问,王大人可曾去过前线?”

王德昭一愣。

“本官为何要去前线?”

“那王大人又怎么知道,我夫君滥杀无辜?”

李师师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妾虽是妇道人家,但也知道,战场之事,与朝堂之事不同。”

“我夫君杀的,都是敌人。”

“王大人在长安城里,吃着朝廷的俸禄,却前线的将士滥杀。”

“这话,出去不怕寒了将士们的心吗?”

王德昭的脸色变了。

这个女人,不简单。

“元帅夫人,你是在威胁本官?”

“不敢。”

李师师放下酒杯,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妾只是想告诉王大人,我夫君在前线拼命,是为了大唐,为了百姓。”

“如果王大人真的关心国事,不如亲自去前线看看。”

“看看那些士兵是怎么拼命的。”

“看看那些百姓是怎么受苦的。”

“到时候,再来评判我夫君,也不迟。”

她站起身,行了一礼。

“民妇告辞。”

完,她转身离去。

留下王德昭一个人,坐在椅子上,脸色阴晴不定。

……

走出御史台,李师师上了马车。

丫鬟连忙凑过来。

“夫人,您真的要放过他?”

李师师没有话,只是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本子。

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几十个名字。

王德昭的名字,赫然在列。

“放过他?”

李师师笑了笑。

“我只是不想现在动手。”

“等夫君回来,这笔账,一笔一笔地算。”

马车缓缓驶离。

长安城的天空,依旧是那么蓝。

但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

天水郡外,三十里。

一座破败的道观立在荒山上。

山门倒塌,殿宇残破,杂草丛生。

看上去,就是一座普通的废墟。

木子于勒住马,站在山脚下,仰头望着那座道观。

“元帅,真的要一个人上去?”

身后的霍去疾有些担心。

“斥候了,这里已经废弃三年,没人住。”

“您这样冒险……”

“正因为没人住,所以才可疑。”

木子于翻身下马。

“赵无言这种人,最擅长的就是藏东西。”

“越是看起来无害的地方,越可能藏着致命的陷阱。”

他拍了拍霍去疾的肩膀。

“你带人在山下等我。”

“如果一个时辰后我还没下来,就回去报信。”

“但是……”

“这是命令。”

木子于没有再多,转身朝着山上走去。

霍去疾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

“传令,全体戒备。”

“一旦有变,立刻冲上去!”

……

山路崎岖,杂草丛生。

木子于一步步往上走,脚下踩着枯枝败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很安静。

安静得诡异。

没有鸟叫,没有虫鸣。

这座山,就像死了一样。

木子于的手按在腰间的佩刀上,眼睛扫视着四周。

突然,他停下了脚步。

前方,一块倒塌的石碑旁,有新鲜的脚印。

不止一个人。

至少十几个。

木子于蹲下身,仔细观察。

脚印的方向,指向道观深处。

“果然有人。”

他站起身,继续往前走。

这次,他的动作更加心。

每一步,都尽量放轻。

很快,他来到了道观的正殿前。

殿门半掩着,里面一片漆黑。

木子于没有直接进去,而是绕到了侧面。

殿墙上有一个破洞,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

他趴在洞口,往里看。

殿内,点着几盏昏暗的油灯。

十几个身穿黑衣的男人,围坐在一起,正在低声交谈。

他们的腰间都别着刀,身上带着浓重的血腥味。

显然,都是杀过人的。

木子于眯起眼睛,仔细听他们的对话。

“将军死了,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先躲着呗。”

“躲到什么时候?外面的唐军快把整个天水翻过来了!”

“再躲下去,迟早被抓!”

“那你想怎么样?投降?”

“投降?你以为木子于那个疯子会放过我们?”

“他连降兵都不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