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血染门阀,龙椅待主!(2/2)
整个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
逃的逃,降的降,负隅顽抗者,皆被冉闵与李存孝的铁蹄踏为齑粉。
仅仅三个月,西北的大片疆域,便尽数插上了镇北王府的大旗!
天下,已然平定!
……
洛阳,王府。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议事大厅之内。
今日,这里汇聚了秦牧麾下所有的文武核心。
武将一列,以刚刚凯旋归来的岳飞、徐茂公为首,身后站着冉闵、李存孝、宇文成都、姜松、罗成、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杀气腾腾的悍将。
文臣一列,则以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为首,身后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萧瑀等一众能臣。
整个大厅,文武齐聚,将星璀璨,气氛肃穆到了极点。
所有人都到齐后,刘伯温手持玉笏,上前一步,对着端坐于主位之上的秦牧,深深一拜。
“启禀主公!”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如今,李唐已灭,关中平定,天下诸侯,或降或死,四海之内,已无战事!”
“主公驱逐鞑虏,扫平乱世,解万民于水火,救黎庶于倒悬,功盖三皇,德高五帝!”
“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刘伯温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臣,刘伯温,恳请主公顺天应人,登基大宝,以正天下名分!”
话音刚!
“轰”的一声!
岳飞、徐茂公、房玄龄、杜如晦……在场所有文武大臣,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臣等,恳请主公登基大宝!”
“恳请主公登基大宝!”
声浪滚滚,带着无尽的期盼与激动。
秦牧坐在主位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跪倒的众人。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非一场盛大的典礼。”
刘伯温再次叩首,朗声道。
“主公,此言差矣!”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主公登基,定国号,立新年号,方能昭告天下,安抚四方人心,让天下百姓知道,乱世已经结束,一个新的煌煌大世,已经到来!”
“这,才是对天下百姓最大的负责!”
房玄龄也接口道:“伯温先生所言极是!请主公三思!”
秦牧看着下方众人那一张张坚定的脸,沉默了片刻,终于轻轻点了点头。
“也罢。”
“既然诸位皆是此意……”
“那,此事便议一议吧。”
听到秦牧松口,大殿内的众人顿时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欢呼!
成了!
他们的新皇,终于要登基了!
程咬金这个急性子,第一个跳了起来,扯着嗓子喊道。
“好嘞!那第一件事,就是定国号!这可是头等大事!”
他摸着自己的大胡子,眼珠子一转,嘿嘿笑道。
“主公以无上武力,横扫六合,荡平宇内,依老程看,咱们这国号,不如就叫‘武’!大武皇朝!听着就霸气!”
“没错!”
尉迟恭瓮声瓮气地附和道。
“就叫‘武’!以后谁敢不服,俺老黑第一个就把他脑壳拧下来当夜壶!”
然而,他话音刚,文臣那边,长孙无忌便立刻站了出来,皱着眉头反驳道。
“敬德、知节,此言不妥!”
房玄龄也抚须道:“国号,乃国之颜面,象征着一个皇朝的立国之本与未来愿景。‘武’之一字,虽显赫一时,却失之于霸道,有穷兵黩武之嫌,非长久之道。”
杜如晦更是直接:“立国当以文治武功并重,方能传之万世。单一‘武’字,格局了。”
“嘿!你这几个酸儒!”
程咬金顿时不乐意了,眼睛一瞪。
“俺们武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叫个‘武’字怎么了?难道要叫‘文’不成?听着就软趴趴的,没劲!”
眼看两边就要吵起来。
刘伯温轻咳一声,站了出来,微笑道。
“诸位稍安勿躁。”
“国号事关重大,自当慎重。”
“主公起于北方,龙兴之地在幽辽,或许可取‘燕’或‘辽’?”
萧瑀摇了摇头:“皆是诸侯之国号,不足以彰显主公万世一统之功业。”
他思忖片刻,提议道:“我华夏一族,自古以来便称炎黄子孙,主公扫平天下,重振我汉家威仪,不如国号为‘华’,或为‘夏’,寓意深远!”
“‘华’字不错!”
“‘夏’字亦可!”
一时间,文臣们纷纷点头,觉得这个提议甚好。
可武将这边又不满意了。
冉闵冷哼一声,声音如同金石交击。
“华、夏二字,虽好,却少了几分霸气,不足以威慑四夷万邦!”
整个大殿,瞬间变成了菜市场。
文臣武将,泾渭分明,为了一个国号,吵得是面红耳赤,热火朝天。
每个人都想了一个,都觉得自己的寓意最好,谁也服不了谁。
最终,所有争吵的声音,都渐渐平息了下来。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了那个始终未发一言,只是静静看着他们争论的男人身上。
秦牧。
这个新时代的主宰。
这个即将登临九五之尊的男人。
国号,最终,还是要由他来定夺。
感受着所有人的目光,秦牧的嘴角,缓缓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