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儿童分析的故事 > 第九次晤谈(星期三)

第九次晤谈(星期三)(2/2)

目录

K太太提及之前理查说希望妈妈有“很多小孩”(第四和第五次晤谈),可是他似乎非常嫉妒他的哥哥保罗。当他嫉妒妈妈肚里即将出生的小孩,就会想要攻击他们,也会想攻击妈妈。然后,妈妈就会变成黑色的暖炉,里面没有东西在动,也会变成“又老又黑而且被丢弃”的车子,而车上的那些车牌则是代表死去的小孩。这样一来,原本可以让房间变好的“很多小孩”(狗的图片),就会变成死去的小孩。理查曾经说(第一次晤谈),他在夜晚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被遗弃”,就像刚刚那辆“被丢弃”的车子一样。车子代表妈妈,如果车子会死,他自己也会连带被遗弃和死亡。理查显露出来的焦虑太过强烈,让他完全没有兴致再探索房间了。

理查又问K太太会不会延长时间,他们今天比较晚开始。

K太太再次回答说会延长,并且诠释说,理查从一开始就怕时间浪费掉,是因为他对K太太还有母亲的死亡感到焦虑,他觉得自己已经摧毁了她们,或认为自己可能会因为贪心和嫉妒而这么做。

理查再度开始查看房间,特别注意那些小凳子,他说凳子上面有很多灰尘,然后就用手把灰尘拍掉。接着,他拿了一只扫把来开始打扫房间。

K太太诠释说,理查是想要让妈妈身体里的孩子(房间里的小凳子)变得更好。【诠释过后,理查的情绪有重大的转变。他的忧郁程度减轻了,取而代之的是修复欲望(想补偿的倾向)。他可能担心妈妈的身体里含有肮脏以及跟他自己一样贪婪的小孩。这些在妈妈肚里的小孩还有另外一个代表,就是路上那些有敌意的孩子,他很害怕他们。把凳子上的灰尘拍掉,也是表示攻击那些坏小孩。

理查跑去小便。回来之后,K太太已经准备要延长晤谈时间,他却说想要准时离开(因为某些不重要的原因)。不过,理查要K太太保证之后会再找机会补回来。

K太太诠释说,理查不想占用她太多时间,是因为害怕自己会贪婪地吃掉她。

理查走到外面的庭院,要K太太也一起过去。他完全沉浸在阳光还有“美丽的乡间”景色中,他说他觉得很开心(注记Ⅲ)。

K太太指出,他现在比较不惧怕妈妈与K太太身体里的坏小孩,所以才能够喜爱“美丽的”乡间,也就是代表妈妈好的那一面。同时,极力欣赏四周的美景,是用来对抗自己对妈妈体内那些危险的坏东西所产生的恐惧感[躁动防卫]。

第九次晤谈注记:

Ⅰ.分析过程中,究竟应不应该让儿童将潜抑或是刻意压抑的对父母的批判公开表达出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我很早就发现,不论儿童对父母的批判是否合理,允许他们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理由很简单,分析的时候,移除对攻击情感的潜抑;再者,建立在理想化上的亲子关系并不稳固。如果儿童从比较实际的角度看父母,也被允许这么做的话,将父母理想化的程度会减低,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包容。潜意识的批判会导致夸张的幻想,例如,理查的母亲在他动手术的时候对他撒了谎,之后在他的潜意识幻想中就出现《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皇后,她不但拿乙醚给他闻,还会像故事里的皇后一样砍人头。如果不让儿童表达实际上对父母亲的埋怨,就没有办法完整地分析这些潜意识幻想。事实上,我发现在分析对父母的批判以及跟这些不满有关的幻想之后,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通常会有显著的改善。

Ⅱ.理查对地图上各个国家的感觉(或是开关暖炉),表达出他对爱的人产生两难的情感,一方面有攻击冲动,另一方面又想让她存活下来。两难情感的根源是婴儿期忧郁心理位置(fantiledepressiveposition),这样的焦虑最早源自于婴儿与其母亲(她的**)之间的关系,包括“母亲/内在客体”及“母亲/外在客体”,这些焦虑有许多的衍生形式。譬如,婴儿会有冲动想摧毁好客体里面的坏客体,一方面是为了客体着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这个主体,但同时他也会觉得自己的攻击让好客体陷入危险(参见我的论文《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tributiontothePsychogenesisofManic-DepressiveStates〕,1935,《克莱因文集Ⅰ》)。

Ⅲ.焦虑显现出来并且经过诠释后,理查的情绪完全改变了。从我过去的经验来看,在一次晤谈中就出现情绪转变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这样转变是因为对抗忧郁的躁动防卫显现出来。不过,在修通以及诠释的影响之下,确实使焦虑降低、忧郁减轻,而修复欲望也得以产生。大家熟知的躁症与郁症交替发作,跟上述的躁动防卫是有差别的;后者是在自我处理忧郁的能力增强时会出现的进展。这也是正常发展中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婴儿历经忧郁心理位置,并寻求各种方式面对时,就会有所进展,分析的过程也会促进儿童在这方面的发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