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古诗词超有趣(全六册) > 画huà

画huà(2/2)

目录

讲个故事

王维画石

《画》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呢?历史上有很多说法,但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有人说是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有人说是宋朝的一位高僧,有人说是元朝的画家王冕,还有人说是清朝的高鼎。

王维的作品集和《全唐诗》中都没有这首诗,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是王维所作呢?这可能是因为王维不仅是位大诗人,还是位著名的画家,后人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于王维画画,有这样一个传说——

唐玄宗时期,有一次王维路过凤翔这个地方,皇帝的弟弟岐王李范就在这里,他早就仰慕王维写诗作画的才能,就把王维迎到府中,请王维作画,好挂在自己的厅堂中。王维欣然答应后,看了看岐王府中的环境,沉思片刻,一挥而就。王维画出一幅巨石,这幅画实虚相宜,能以假乱真。

岐王十分珍爱,把画挂在客厅正中,他在闲暇的时候,经常坐在画的对面,凝神观赏这块巨石,渐渐地便产生一种置身山中,面对巨石的幻觉。

有一天,突然风雨齐来,雷电大作,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只见一块大石头冲天而起,把房屋都给撞坏了。岐王与侍从赶紧来查看,只见墙上挂的《巨石》画幅只剩下了空轴,画已飞腾而去了,人们不禁大惊失色。

后来到了唐宪宗时,高丽国遣使臣来中国,说在他们国家的神崇山上,有人发现一块奇石。人们争相围观时,发现上面有“王维”的字印,知道是中国的东西,就连忙呈报国王。国王不敢留,就派使者给送了回来。宪宗听了很惊奇,命群臣将王维的手迹拿来比较,发现分毫不差,这才深信不疑。由此,宪宗发现了王维的画可以“通神”,是宝物,就命人在各地搜寻王维的画,藏入宫中。

学个成语

诗情画意(shīqínghuàyì)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绘的意境。

这个成语出自宋朝周密的一首词《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说段历史

历史上第一位“画家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称得上“多才多艺”。其中,梁元帝萧绎称得上是第一位“画家皇帝”。

南北朝时期,天下战乱不休,南方宋、齐、梁、陈几个朝代更迭变换。梁武帝萧衍建立了梁朝,萧绎是他的第七子,就是后来的梁元帝。梁元帝小时候非常聪明,五岁时能熟读《曲礼》,六岁时会作诗,但是他小时候由于患病,瞎了一只眼睛。

梁元帝很爱读书,非常有才华。他研究的学问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这位皇帝不仅是文学家、诗人、学者、画家、书法家,还是一名音乐家,而且对中医也很有研究,他的围棋水平堪称“国手”。更夸张的是,他还不辞辛苦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养马,写了一部关于马的专著——《相马经》。

要说绘画水平,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帝王之中,梁元帝更是出类拔萃。他的《职贡图》,画的是来南梁朝贡的各国使节的长相,有金发碧眼的波斯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职贡图》不仅是一件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更是一份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珍贵资料。

但是,梁元帝的为人比起他的艺术水准可差得太远了。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兄弟无情残杀。在“侯景之乱”中,他手握重兵,却暗藏私心,坐视父亲梁武帝被侯景逼死。他当上皇帝之后,向邻国西魏借兵,消灭在益州的弟弟萧纪,此举给了西魏可乘之机,益州也因此落入敌手。

梁元帝做了不到三年的皇帝,在都城江陵被西魏大军围困之际,他不忙于组织抵抗,居然还在与大臣一起讲解《老子》,不久之后,都城被攻破,梁元帝也丢了性命。

在西魏攻破江陵时,梁元帝害怕图书、古物落入敌手,竟然将古画、法帖、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全部烧光!这位爱读书、有才华的皇帝,却导演了中国历史上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最大的文化破坏事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