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名师张雪峰手把手教你填报高考志愿(修订版) > 2.电子信息

2.电子信息(2/2)

目录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导航工程5个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6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0个;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种。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长江学者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广西“八桂学者”11人、广西特聘专家8人、广西优秀专家10人、广西教学名师12人等。教师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8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6个、广西高校创新团队6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学校是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现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个。

学校现有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广西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现有广西重点实验室9个、广西工程实验室(中心)3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于2014年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国际交流学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8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中美学历生专项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南京邮电大学办学历史最长、办学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学院,也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信息与通信技术教学和研究的单位之一。学院现有3个系、6个研究所(研究院/研究中心)、3个教学与实验中心。现有教职工268人,正高59人,副高114人,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183人。拥有一支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483人,其中本科生3560人,硕士研究生1679人,博士研究生154人。

学院自1958年开办本科专业,60多年来,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万余人,许多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其中包括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姚育东、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Fellow)严洪、李坪、高雨青,国家邮政局局长、党组书记马军胜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学院在信息通信领域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学科方向涵盖了无线通信、光纤通信、通信网络、信号与信息处理、量子通信等众多领域。建有学校唯一一个“111引智基地”、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首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省属院校唯一的诺贝尔奖得主研究中心也在学院。学院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工程硕士点。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学院现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改革综合试点专业,2个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工程A类专业,2019年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学院的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在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排名第13,以本学科为主体的计算机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至3.3‰,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3个本科专业在全国各类排名中均进入前10名,其中通信工程在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位居全球第25名。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前身是1958年的电工实验室。2017年8月,根据学校和学科发展提升战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光电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立了新的工程学科类学院——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2017年9月,组建成立微电子学院,合署办公。学院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下设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有机电子学和生物电子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工学);1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全国共5个),为实现学院的腾飞创造了新的机遇。拥有“智能电网与控制技术”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江苏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射频集成与微组装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射频与微纳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集成电路先进封测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特种光纤材料制备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等国家、省和市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和完成了一大批包括国家重大专项、“863”“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信息安全系,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计算机软件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数据安全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计算机技术研究所、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挂靠有南京邮电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

学院有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5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该学校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稳居全国学科评估前20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也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在非“211工程”大学中名列前茅,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非常值得报考的一所学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