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吃不消”的东京(2/2)
这也是从战前就有的小吃,但数量却比战前不知增了多少倍。总之,大阪烧店四处林立。我吃大阪烧会胀气,所以不爱吃,但冬天时铁板毕竟就在面前,暖暖的很舒服。
大阪烧的菜单都很孩子气、幼稚。我从不认为大阪烧这东西是适合大人的食物。但它非常流行,因为价格实惠。
不过大阪烧其实有等级之分,同样都用铁板烤,也有以虾子、肉类为主的高档货。当然,价格自然就不便宜了。
大阪烧的材料小麦面粉若用得好,做出来不但美味,也易于消化,所以应该选择用好面粉的餐厅。
接着是美式料理变多了。
讲究卫生但滋味贫乏的美式料理仿佛雨后春笋。卖的东西叫汉堡,像是什么汉堡三明治、起司汉堡等,许多小酒店及酒吧都有卖。
还有美国营养学家豪斯提倡的健康蔬果汁,味道就更无所谓了。果汁机林立,噪音阵阵,水果的滋味也随着果汁机的旋转飞到九霄云外了。
其他还有罐头大国美国的罐头料理,那虚无缥缈的味道总让我有种在喝稀释过的味噌汤的寒酸感。因为罐头大行其道,尾张町附近的不二冰淇淋这类纯美式餐厅消失了。不二冰淇淋的炖玉米与南瓜派,现在我偶尔还会想回味呢。
不止不二冰淇淋,像是亚司达啊、奥林匹克啊这些简餐店现在也都不见了。星制药的自助餐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美式餐厅,这些以前的店都比现在的美式料理好吃太多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不过要说到战后餐厅数量变最多的——不,卖吃食的数目已经是战前不知道多少倍了——果然还是中华餐馆。奇怪的是,战后主食愈来愈不好买,饭食馆倒是一下子增多了。像寿司店就是,还有锅饭店、茶泡饭店。在战前的银座,餐馆数不出几家,如今的银座,每条巷弄里都有饭食馆。
鸡肉串烧店也增加很多。这我打算日后再详谈,不只银座,东京闹区的鸡肉串烧店比起战前也不晓得多了几倍。
再来是异国餐厅也愈开愈多了。战前虽然有一些,但不像现在有俄国菜、德国菜、意大利菜,这些餐厅光在东京都内就各有好几家,有的还开了好几十间。也有卖韩国菜的、中国台湾菜的。除了异国餐厅丰富,还有供应成吉思汗羊肉锅、牛奶馄饨汤等特色菜肴的店,甚至有卖内脏料理的怪食物餐馆。
不过,自战前便有的知名老店——像是坊主军鸡、野兽肉屋、豆腐料理笹乃雪、合鸭料理鸟安等,还是跟以前一样生意兴旺。最近听说连炸豆腐店也重开了。
如今的东京真是教人“吃不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