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纪伯伦全集(共7册) > 第68章 叛逆的灵魂(5)

第68章 叛逆的灵魂(5)(2/2)

目录

“我也听见了……来呀,我们开门看看去,把窗子关好,别让风吹灭了灯。”

母亲说罢,披起长斗篷,拉开门走了出去。玛丽娅站在门口,风吹拂着她的长辫子。

拉希勒踏着雪走了几步,站了下来,高声喊问:

“谁在呼喊?求救者在哪里?”

没有人答声。她喊了第二遍,除了暴风的呼啸声,她什么也没有听到。她大胆地走向前去,留心注视着被怒号的狂风波涛遮挡住视线的各个方向。她仅仅走了一箭之遥,便看见雪中有深深的脚印,几乎被狂风抹去。她像急切的期待者那样,追着脚印,快步朝前走去。片刻后,她看到面前有一个人的躯体躺在雪上,就像一件洁白的衣裳打上了一块黑补丁。她走上前去,扒开那个人身旁的雪,将那个人的头托在自己的双膝上,手按在那个人的胸脯上,感觉出他的心脏在微弱地跳动。她随即望着茅屋,大声喊道:

“玛丽娅,快来!快来帮我一把!我发现这里有一个人……”

玛丽娅离开家门,跟着母亲的脚印走去。因为天气冷,心中又害怕,她周身打战。行至母亲所在的地方,她看见一个青年躺在雪中一动不动,不禁哎呀一声惊叫。母亲两手托住青年的腋下,说:

“他还活着。你不要害怕,抓住他的衣角,我们把他抬到家里去。”

母女俩抬着那个青年,顶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深深的雪,艰难地回到茅舍,将青年平放在火炉旁。母亲用手轻轻揉着青年那冻僵了的肢体,女儿则用自己的衣角擦干青年那湿漉漉的头发和冰凉的手指。没过几分钟,青年便恢复了知觉,身子动了动,眼皮颤了颤,长出了一口气,给母女那富有同情感的心中送去了自己得救的希望。玛丽娅解开青年那破靴子上的带子,脱去他身上的湿斗篷,然后说:

“妈,您看哪!您看他的穿着,很像修道士的服装。”

拉希勒往火炉里加了一把干柴,望着那青年,惊异地说:

“像这样可怕的夜里,修道士是不出修道院的。究竟什么事情使这个可怜的青年人冒生命危险外出呢?”

姑娘改口说:

“不过,他没有留胡子,妈妈。修道士们都留有浓密的胡须。”

母亲两眼里闪烁着母性的慈爱目光,望着青年,叹了口气,说:

“孩子,把他的双脚好好擦干,不管他是修道士,还是罪犯。”

拉希勒打开木柜,取出一小罐酒,倒满一陶碗,然后对女儿说:

“玛丽娅,托住他的头,我们灌他一点儿酒,他就会恢复精神,身上也会暖和起来。”

拉希勒把碗边凑近青年的双唇,灌了他一点酒,青年睁开了两只大眼睛,第一次看到了他的两个救命恩人。那是令人难过的温柔的目光,和着感谢与知恩的泪水一起由眼里涌出;那是挣脱死神魔爪之后,感触到生命存在的目光;那是绝望之后的希望目光。青年抻了抻脖子,颤抖的双唇间说出这样一句话:

“上帝为你们俩祝福。”

拉希勒手扶着青年的肩膀,说:

“兄弟,不要多说话,免得劳你的心神。你要静静地待着,等待体力恢复。”

玛丽娅说:

“兄弟,你靠着这枕头,再凑近火炉一点儿。”

青年叹气着靠在枕头上。片刻后,拉希勒又倒了一小陶碗酒,再次给青年喝。随即,她望着女儿,说:

“把他的外套放在火炉旁,好干得快些。”

玛丽娅照母亲的叮嘱,将青年的外套烤在炉旁,然后坐下来,同情、怜悯地望着青年,仿佛想用自己的目光向青年那瘦弱的躯体注入温暖和力量。

这时,拉希勒送来两张面饼、一木碟糖浆和一盘干果,坐下来,就像母亲照顾孩子那样,一小口一小口地用手喂那个青年。青年吃了一些东西,觉得身上有了些力量,便坐在地毯上,但见他那憔黄的脸上泛出了玫瑰色的火光,两只无神的眼睛也开始放出光芒。他点了点头,平静地说:

“仁爱与残暴之间,就像这黑夜空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之间进行着残酷的斗争。不过,仁爱将最终战胜残暴,因为仁爱是属于上帝的,这黑夜的恐惧必随着白天的到来而过去。”

青年沉默片刻,然后用几乎让人听不见的低微声音说:

“人的手把我推入深渊,人的手又把我拯救出来。人是多么残酷,又是多么仁慈啊!”

拉希勒的话音里包含着母性的温柔和令人放心的甜润。她说:

“兄弟呀,你怎敢在这样的黑夜里离开修道院呢?这样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之夜,狼都因害怕而藏在山洞中,鹰也因害怕而躲在岩石间哪!”

青年合上双眼,仿佛想用眼帘将泪水送回他的心底,然后说:

“地上的狐狸有洞穴藏身,天上的飞鹰有巢窝栖息。人之子呢,却没有靠头倚身之处啊!”

拉希勒说:

“一位文书要求跟着拿撒勒人耶稣走天涯时,耶稣就是这样说的。”

青年回答道:

“在这充满欺骗、虚伪和腐败的世道里,每一个想追随灵魂和真理的人都会这样说。”

拉希勒没有作声,思考着青年说的话的意思。过了一会儿,她有些迟疑地说:

“不过,修道院里有很多宽敞的房子,堆满金银的库房,满装粮食和拴着肥牛肥羊的牲畜圈栏。究竟因为什么事情,使你抛开这所有财宝,在这样的夜里外出呢?”

青年叹了口气说:

“我丢掉了这一切。我是迫不得已走出修道院的。”

拉希勒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