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00章 大明周报创刊號

第100章 大明周报创刊號(2/2)

目录

“他们平时在朝堂上怎么骂人的你难道不清楚”

“拍马屁可以,我也拍,但你得拍得有水准一点!”

“另外,你骂的部分呢不骂算什么针砭时弊”

“重写!”

隨著工作稳步推进,第一份报纸的样稿逐渐成形。

与此同时,胡大老爷也不閒著,起草了一份章程。

部门规划、人员配置、开销、收入、分配……

胡大老爷毫不隱瞒,写得清清楚楚。

他的主旨很明確:直接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此事。

而第一任主官,自然就是他本人了!

(本章完)

---

对於胡惟庸亲自送进宫中的奏报,朱元璋自然不会怠慢,当即放下手头的奏章,优先处理。

然而,这一眼看过去,朱元璋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惟庸,这些官员明明有俸禄,你为何还要给他们稿酬”

来了,他果然来了!

一听朱元璋提到这个,胡大老爷立刻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果然,这廝第一个就盯上了钱的问题。

这人是真见不得別人拿钱啊。

不过,该解释的还是要解释,不然事情就乱套了。

他还指望著拿著批覆的文件,回去继续给人安排工作呢。

“陛下,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哪有光让人干活不给钱的道理。”

“陛下,您在臣那份章程上已经看到了详细的计划,等咱们大明周报连续发行几期,影响力逐渐扩大后,投稿的人自然会多起来。”

“但眼下,恐怕还得靠咱们报社的编辑们亲自操刀,一篇篇地写。”

“毕竟,只有他们先做出示范,其他人才能明白咱们需要的稿件是什么样的!”

“因此,臣才特意许下这些奖金,就是为了激励他们更加用心、更加努力!”

见朱元璋似乎还有些犹豫,胡惟庸脑筋一转,提出了一个新条件。

“而且,只需一年时间,臣这个大明周报社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到时候,所有官员的俸禄以及运营成本都由报社自己承担。”

“所以,陛下您只需等上一年,就能得到一个完全不需要朝廷掏钱的衙门,岂不是一举两得”

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笑了。

好!

还是惟庸懂咱的心思啊!

嘿嘿,如果真能这样,那確实是个好事。

想到这里,老朱也不再纠结这件事,算是默认了胡惟庸用钱激励的做法。

不过,他又皱起眉头,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不过,惟庸,咱看你这主官的品级怎么才定了个四品啊”

“你办这么大个事儿,咱也觉得挺不错的,你咋不给自己弄个高点的品级”

“咱觉得你弄个二品都不过分!”

“你这……咱可不能委屈了你啊!”

胡惟庸心里一动!

果然,朱元璋这老小子又来这一套。

老子故意只定了个四品官职,不就是怕品级太高,到时候一堆麻烦事甩过来吗

而且,要是品级真高了,到时候你隨便把老子调到其他部门当苦力,岂不是更容易了

现在这样,刚刚好!

朱元璋见胡惟庸沉默不语,还以为他是为朝廷、为自己著想。

毕竟,新设衙门时,人员品级一般都会留些余地,方便日后奖励。

只是对第一任主官来说,確实有些不公平。

而作为老朱家的“忠臣良將”,胡大老爷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小事了。

这不,拿到朱元璋的批覆,並带上老朱亲笔题写的刊头和衙门牌匾后,胡大老爷直接回到了报社。

刚一宣布衙门所有章程通过的消息,官员们的欢呼声便此起彼伏,久久未停。

谁都知道,这次来报社,真是来对了啊。

衝著“钱程”和前程,他们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能否赚得更多,还得看前几期报纸的销量如何。

显然,这些事情与报社上下所有官员的命运息息相关。

因此,在胡惟庸的不断下,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官员们,得如同驴子般四处奔波。

五天后,经过多次调整和改版的第一期《大明周刊》终於出炉了。

一眾官员们捧著手中厚厚的、约莫两本书大小、墨香扑鼻的报纸,激动得几乎要落泪。

“瞧,这是我写的词,这是我的大名,哈哈哈!”

“写词算个屁,瞧瞧,咱的大名在这儿呢,时文不比你那酸词看得人多,哈哈哈哈!”

“真好,真好啊,咱们真弄出来了啊!”

“……”

一眾官员们看著手中的报纸,感慨万千。

歷经千辛万苦,总算把这东西给弄出来了。

天知道这段时间他们挨了多少骂

天知道他们一篇稿子打回来写了几遍

苍天啊,谁能知道他们的苦啊。

而如今,看著手中的报纸,他们觉得一切都值了。

胡惟庸又仔细检查了两遍,確认无误后,便带著第一份报纸进宫了。

既然是新东西,自然得让投钱的金主朱元璋过目。

总不能让他觉得自己的钱白了吧。

果然,没经歷过后世信息轰炸的朱元璋,看著手中写满各种信息的报纸,简直爱不释手。

“哟,这杂记趣闻有意思哈!”

“嘿嘿,这儿还有街面上米麵粮油的价钱呢,这个好!”

“哈哈,这夸咱的文章还是惟庸你亲自动手写的啊,弄得咱都不好意思了!”

没错,创刊號上,胡惟庸毫不客气地写了一篇白话文的拍朱元璋马屁的文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