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明律法管不到,我来管!(2/2)
这可是独子啊!
哪怕留条命下来,生下老胡家的嫡长孙也好。
那样胡家至少血脉传承没断绝。
可如今呢,胡仁彬那廝在外天酒地,却不见开结果。
所以,朱元璋此时严重怀疑,胡惟庸另有深意。
可再次询问梁甫,並得到梁甫拍胸脯的確认后,朱元璋终於確信地点了点头。
好啊!
论跡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甭管胡惟庸这话是不是说给旁人听的,也不管是不是故意说的。
但至少这態度,绝对比淮西那帮纵子行凶后还要偏袒、护著、嘴硬的勛贵们强了何止十倍
想到这儿,朱元璋略感欣慰。
『惟庸不愧是咱的肱股之臣吶,这不仅半点不给咱添麻烦,还能主动为君分忧!』
『嘖嘖,难为他了!』
朱元璋脸上不见太多波动,心中却暗暗把胡惟庸大肆夸奖了一番。
既然胡惟庸都这么为朝廷考虑了,朱元璋自然不会寒了这位老臣的心。
於是,看著眼前还在等著自己答覆的梁甫,朱元璋稍一琢磨,沉声道:
“胡仁彬醉酒纵车撞人一事,咱觉得,杖二十,禁足一月,如何”
梁甫能说什么,毫不犹豫地躬身领命。
“陛下圣明!”
说完便行礼告退了。
梁某人並非愚钝之辈,无论陛下心中作何打算。
至少对胡家公子的惩处是陛下亲自下令,他不过是奉命行事。
考虑到他事先派人通风报信,胡惟庸胡大老爷总该念及他这份人情。
至於那二十大板,也得妥善安排,不能把人打得太重。
这种事他並不担心,只需稍作示意,手下人自会办妥。
別小看那些官差衙役,其中不乏能人异士。
就拿打板子来说,每逢有“特殊”人物需要受刑,总有老手出马。
看似轻描淡写却能致命、看似血肉模糊实则皮肉伤、看似不轻不重却让人哭天喊地……
这些人钻研了大半辈子的打板子技艺,手法可谓炉火纯青。
於是,胡仁彬稀里糊涂地从牢里被拖出来签字画押后,噼里啪啦挨了一顿打。
表面上看他血肉模糊,仿佛半条命都没了,实际上他却暗自鬆了口气。
总算结束了,之前在牢里听胡惟庸那番话,他还以为自己这次必死无疑。
然而,没等他叫人,胡义便笑眯眯地出现在他面前。
“公子,老爷在府上等著您回去呢。”
胡仁彬有些不情愿,胡惟庸对他的態度让他觉得回府后肯定没好果子吃。
但胡义显然不会给他溜走的机会,趁著他身上有伤行动不便,直接將他推上马车,事情就这么定了。
------------
对於回胡府,胡仁彬十分抗拒。
毕竟当初是他不服管教,搬出了胡府。
如今却灰溜溜地回来了。
若是以前,他或许还能硬著头皮喊上两句“我不回去”之类的假话。
可今天,他真有些不敢喊了。
因为他怕这话一出口,胡义当真了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他总觉得今天虽然与父亲重新见面,但这位父亲大人似乎有些不对劲。
以前他爹固然对他恨铁不成钢,他也对自家老爹各种不服不忿。
儘管父子之间仍有几分情分,否则胡仁彬也不会这么年轻就能够独自在外生活。
说白了,他的开支还不是胡家在支撑
那不过是父子之间的一个小矛盾罢了。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今天在大牢里见到父亲时,他那看自己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堆陌生的狗屎。
那种眼神让胡仁彬感到既陌生又心惊肉跳。
虽然他平日里不服管教,但胡仁彬並不愚蠢。
他非常清楚,现在能过得如此滋润,全是因为他父亲叫胡惟庸。
再次回到胡府,胡仁彬在胡义的搀扶下从马车上下来。
还没来得及仔细看看这座他从小长大的宅院,他就被胡义一瘸一拐地带到了胡家祠堂。
望著远处那青瓦白墙的建筑,以及那位背著手站在祠堂前的男子,胡仁彬本能地感到腿软。
这里是胡氏祠堂!
里面供奉著胡家歷代先人的牌位。
从小,他就没少在里面罚跪。
可今天……他已经挨了二十大板了,难道还要再罚跪
看著一步步磨磨蹭蹭走过来的胡仁彬,胡惟庸此刻格外烦躁。
怎么就不能直接斩立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小子呢。
嘖,真麻烦!
自己动手肯定也不行!
在外面可以大义灭亲,但亲手自己的儿子,那就说不过去了。
但……不杀並不代表不管。
从应天府衙回到胡府的胡惟庸,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被动了。
光是低调过日子,还不够严谨!
就像这次,自己本来关起门来过著平静的日子,本来什么事都没有。
但架不住胡仁彬这个混帐惹是生非。
有这么一个祸害在,自己再怎么隱忍也没用。
想明白这一点,又確认胡仁彬只是挨了二十板子后,胡惟庸立刻做了一个决定。
“大明律法管不到,我来管!”
既然老天没空搭理这个废物,没有把他收走,那自己为了安全和將来,怎么说也得管教一番了。
脸色阴沉的胡惟庸,看著走到自己面前的胡仁彬,没有半句废话,直接命令道。
“逆子,跪下!”
胡仁彬习惯性地想要顶撞两句。
一抬头,胡仁彬便对上了胡惟庸那双冷冰冰的眼睛,那眼神仿佛在看一堆废物,毫无温度。
胡仁彬心头一紧,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