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丰收的一年!(2/2)
接下来,是各生产单位和项目组的汇报。
首先由红星机械厂(总厂)生产负责人何建设汇报:
主席台上的何建设笑着站起来,脱口而出:
“本年,我厂主要承担‘63改’部件及‘红箭—1’火箭发动机,战斗部总装任务。‘63改’部件月产能稳定在1.5万套,累计交付20万套,良品率99.2%。”
“‘红箭—1’发动机月产能已达1200台,累计交付2万台,良品率98.5%。战斗部装配线已稳定,月产能匹配发动机,全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接着是红星机械二厂厂长徐伟平汇报,他声音洪亮,带着扬眉吐气的自豪:
“报告林所,各位领导!我二厂自联合生产以来,全力保障‘63改’部件粗加工及部分精加工工序。”
“目前,我厂负责的工序月产能已提升至2万套,有力保障了总厂需求!同时,我厂利用原有设备基础,承接了部分电视机外壳冲压件生产任务,质量达标!全年工人出勤率98%,大家对现在的工作,一百个满意!”他的话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然后是马为国汇报红星电子设备厂的情况,他拿着稿子,略显紧张但数据清晰:
“电子设备厂本年度主要生产‘红星’牌电视机,黑白电视机生产线一条,设计月产能3000台,实际最高月产达3500台。彩色电视机生产线一条,设计月产能3000台,经过工艺优化,目前稳定在月产3200台。”
“目前生产线运行稳定,核心元器件自给率正在提升,预计明年可基本实现除显像管外大部分元器件自产。”
随后,红箭—1项目,启明星项目,风暴火箭炮项目,天眼无人机项目......以及79式自动步枪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也依次上台,简要汇报了各自项目的技术进展,完成节点,存在的问题及明年计划。
秦怀民教授在一旁不时补充,确保每个项目的技术细节和规划方向都清晰明确。
何建设接着汇报了明年的基建和产能扩张计划:
“根据林所指示和研究所发展需要,明年计划启动以下重点项目:
第一:‘星火’通讯项目研发中心及一期生产车间建设:力争明年六月底前完成土建及主要设备安装调试。
第二:微光夜视仪生产线扩能:计划新增一条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组装线,投资叁拾万元,将月产能从目前的200台提升至500台。
第三:红星电子设备厂二期扩建:计划新建厂房一座,新增彩色电视机生产线一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升级,目标将彩色电视机月产能提升至6000台。
第四:研究所综合楼及高级人才公寓建设:改善科研办公条件和引进人才的居住环境。”
……
最后,秦怀民教授做了研究所明年科研项目的总体规划报告。
“同志们,基于今年的良好基础和林所长的战略指引,明年我所的科研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重点方向展开:
‘天眼’无人机项目:重点攻关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的小型化,低延迟与高可靠性,目标将系统重量降低30%,延迟控制在1秒内,同时,启动‘天眼—2’型长航时无人机预研。
‘点睛’激光制导项目:完成‘风暴’火箭炮激光制导型的全部定型试验,并开展其在航空炸弹、反坦克导弹上的应用拓展研究,研发第二代小型化、低成本导引头。
‘启明星’微光夜视仪:向第二代像增强管技术迈进,目标是提升分辨率25%,降低功耗20%,开展红外夜视技术预研。
‘星火’通讯项目:这是明年的头号重点!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蜂窝网络架构设计、基站设备原型、移动交换中心关键技术、以及手持终端(大哥大)的集成与小型化。目标:明年年底前,完成实验室环境下的小规模系统联调,并制造出至少十台工程样机。
新型动力电池项目:与相关化学单位合作,启动高能量密度镍镉电池、以及新型铅酸电池的研发,目标:初步建立实验室制备工艺,能量密度提升20%以上,为无人机、通讯设备提供更优动力。
……
秦老的报告,为研究所明年的发展描绘了一幅蓝图,让在场的每一位科研人员都感到心潮澎湃。
上午的会议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当何建设宣布休会,下午两点准时发放年终奖金时,礼堂里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人们一边兴奋地讨论着刚才听到的数据和明年宏伟规划,一边迫不及待地涌向食堂。
简单吃完午饭后,便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财务室所在的办公楼前,翘首以盼。
下午,两点,财务室门口,早已排起了几条长长的队伍,蜿蜒到了楼外的空地上。
虽然天气寒冷,但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洋溢着热情和期待,说笑声、打招呼声,议论声交织在一起,显得喧闹而喜庆。
保卫科派了人在现场维持秩序,但大家的自觉性都很高,队伍井然有序。
年终奖的发放严格按照之前制定的新奖金分配体系执行,根据岗位重要性、技术难度、贡献大小等因素综合评定,打破了以往的平均主义。
这意味着一线技术工人都将获得远超普通岗位的奖励。
财务室的窗户打开,后面坐着周科长和几名会计,他们面前堆着厚厚的工资袋和一摞摞崭新的“大团结”,旁边还有专人负责核对名单和金额。
“下一位,总装车间,张大山!”负责喊名的干事喊道。
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憨厚的中年汉子赶紧上前。
他是一线的钳工,平时话语不多,默默无闻,但技术扎实,干活从不偷奸耍滑。
他有些紧张地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接过王科长递过来的工资袋。
“张师傅,点一点,签个字。”王科长微笑着提醒。
张大山笨拙地打开牛皮纸工资袋,往里一瞧,厚厚一沓钞票!他小心翼翼地掏出来,手指沾了点唾沫,一张一张地数了起来:
“十、二十、三十……一百、一百一、一百二!”
他数了两遍,确认无误,是一百二十元!这相当于他两个月的工资了!
“俺的娘诶……”张大山喃喃自语,脸上瞬间绽开了花,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
他家里孩子多,负担重,这一百二十块钱,能过个多么肥实的年啊!能给老婆孩子都扯身新衣裳,能买上好多肉,还能存下一部分!
他紧紧攥着钱,对着王科长和财务们连连鞠躬:“谢谢!谢谢领导!”
后面排队的人看到他拿到这么多,也都发出羡慕和高兴的啧啧声。
过了一会儿,轮到了去年从京华大学招来的大学生周伟,小伙子戴着眼镜,文质彬彬。
他学的是机械设计,现在已经是轻武器研究室副主任,79式步枪项目更是他全程跟踪负责的。
“研发部,79式项目组,周伟!”
周伟快步上前,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个稍厚一些的工资袋。
他走到一边,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工资,奖金竟然有二百五十元!这几乎是他月薪的两倍还多!
虽然早就知道自己的奖金会有点高,但真正拿到手,还是让他心跳加速。
这一笔钱的用法他也早就打算好了,可以给远在老家的父母寄去一笔像样的钱了,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买下那套心心念念很久的专业工具书了。
最后请同宿舍的哥们儿去市里新开的饭馆搓一顿。
年轻人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感觉这一年来的加班加点、绞尽脑汁,全都值了!
队伍中段,陈建军和他的妻子王秀兰排在一起,王秀兰是随调安置到研究所后勤科的,做文书工作。
陈建军自从绵阳电子九厂调入后,在实时传输系统项目中表现出色,解决了几个关键的信号处理难题,如今已是项目组的技术核心之一。
两人都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他们在绵阳时,日子过得紧巴巴,陈建军虽然技术好,但厂子效益差,奖金几乎为零。
来到红星所才几个月,工资涨了一大截,听说年终奖更是惊人。
“电子与信息工程研究室,陈建军!”
“后勤科,王秀兰!”
夫妻俩先后上前领取了自己的工资袋。
陈建军的奖金是四百元!王秀兰作为普通行政人员,也拿到了一百元。
两人拿着厚厚的钞票,走到一旁角落,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喜悦和一丝泪光。
“建军……这……这么多?”王秀兰声音都有些哽咽,她这辈子还没一次性拿过这么多钱。
陈建军重重地点点头,紧紧握着妻子的手,低声道:“秀兰,咱们……咱们今年能过个好年了!给孩子,给爸妈,都买点好的!”
“咱家的债,也能还完了!”他想起了在绵阳时,孩子生病都差点拿不出钱的窘迫,想起了老厂长送行时那殷切又无奈的眼神。
此时此刻,他无比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北上来到红星厂的决定。
他暗下决心,明年一定要更加努力,报答这份知遇之恩。
类似的场景在不断上演。
每一个拿到丰厚奖金的职工,脸上都绽放出最真挚的笑容。
整个财务室门口,乃至整个红星研究所,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