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九十九章 老同志们的震撼!

第九十九章 老同志们的震撼!(1/2)

目录

三天时间,在紧张忙碌的筹备中飞速流逝。

视察当天,天色刚蒙蒙亮,红星研究所大门内外已经是一片肃然。

何建设,马为国,徐伟平,以及研究所各科室,车间的负责人,都穿着自己最体面的衣服,早早地等候在门口。

寒风料峭,但每个人脸上都泛着红光,既是因为寒冷,更是因为内心的激动与期待。

何建设不停地搓着手,一会踮脚望向道路尽头,一会整理一下自己笔挺的中山装领口,低声对旁边的马为国和徐伟平嘀咕:

“老马,老徐,我这心里……扑通扑通的,这辈子,哪里想过能和这么多,这么大的领导见面啊!以前在厂里,能见到省工办的领导就是天大的事了。”

马为国相对镇定些,但紧抿的嘴唇也暴露了他的紧张,他点点头:

“谁说不是呢,想想一年前,咱们红星厂还是个快要关停倒闭的烂摊子,工资都发不出来,自从林所来了以后……”

“唉,真是翻天覆地啊!日子好起来了,有奔头了,这厂子……不,这研究所,更是发展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层次。”

徐伟平也是感慨万千:“是啊,老何,老马。我说实话,我才是最幸运的那个,要不是林所长拉了我们前进厂一把,现在我们厂那几百号人,还不知道在哪儿喝西北风呢。”

“现在好了,成了红星二厂,订单不断,工人干劲足,家家户户都能过上个肥年。今天这场合,我老徐能站在这儿,心里……暖和!”他拍了拍胸口。

几人正低声交谈着,就见林默和秦怀民并肩从主楼走了出来。

林默依旧穿着那身常见的深色中山装,身形挺拔,面容平静,看不出丝毫紧张。

秦老则穿着一件黑色中山服,外面套着实验室白大褂,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林所,秦老。”何建设几人连忙迎了上去。

“都准备好了?”林默问道,声音平稳。

“都准备好了!厂区内外都安排了人,靶场那边也最后检查了一遍,一切正常!”何建设连忙汇报。

秦老补充道:“无人机和激光指示器已经运抵靶场,做了最后一次通电检查,状态良好,实时传输系统也调试完毕,就等领导们来了开机。”

林默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紧张而期待的面孔,沉声道:“大家辛苦了。记住,平常心,我们靠实力说话!”

他的镇定仿佛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让众人焦躁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太阳完全升起,金色的阳光驱散了晨雾,将红星研究所的牌匾照耀得熠熠生辉时,道路尽头终于传来了动静。

先是几辆警用摩托开道,闪烁着警灯,紧接着,一支由黑色轿车和军用吉普组成的车队,沉稳而有序地驶来,在研究所大门前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首先下来的是宁北市国防工办主任方伟和副主任小李,两人快步走到中间一辆轿车的车门旁。

随后,省国防工办刘向前局长从车上下来,他整理了一下衣服,目光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站在迎接队伍最前方的林默,对他微微颔首。

接着,另一侧车门打开,装备部部长李振华和国防战略部副部长王军,几乎同时下车。

李振华身材高大,穿着笔挺的将官常服,肩章上的将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面色红润,一下车,目光定格在林默身上,嘴角微微扯动,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王军则显得更儒雅一些,穿着深色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下车后,先是抬头看了看“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的牌子,然后才将视线投向林默等人,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两位部级领导身后,还跟着十几位来自总部和战略部的专家,秘书和安保人员,个个神情严肃。

何建设,马为国等人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心脏跳得像擂鼓一样。

他们这辈子,何曾见过如此阵仗?

林默不卑不亢地上前一步,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首长好!红星所林默,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首长好!”在林默的带领下,迎接众人齐声问候,声音洪亮,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

李振华上下打量着林默,回了个军礼,声音洪亮:“林默,我们又见面了!这次我可是带着满肚子好奇来的,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王军则微笑着伸出手与林默握手,他和林默是老熟人了:“林默,你在电话里说的‘信息化作战雏形’,可是让我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啊。今天,就让我们开开眼界。”

“一定尽力,不让首长失望!”林默沉稳应答。

“林默,这是我们战略部的雷参谋和余参谋。”王军向林墨介绍着身边两位年纪较大的领导。

林默一听,马上反应过来。

这应该就是王军嘴里说的需要上上课的老同志了。

“首长好。”林默同样尊敬的打着招呼。

理念不同不代表不尊重,对于这些对国家有过贡献的前辈,林默一向无比敬重。

“在过来的路上,王副部长把这个什么信息化吹到天上去了,说是一种新的作战方式。”

雷参谋看着林默,回忆起当年:“我们当年啊,什么都没有,不也一样过来了嘛。”

“这次让我们好好看看你这个信息化是什么。”

“好的,首长!”林默没有多说什么。

这位雷参谋的确和王军说的一样,性格直来直去,有什么话直接说。

“拭目以待。”雷参谋道。

“这位是我们研究所的副所长,秦怀民教授。”林默侧身介绍道。

秦怀民上前与两位领导握手,李振华用力握了握秦老的手:“秦老,您辛苦了!国家感谢您!”

王军也郑重道:“秦老,国之瑰宝啊!”

简单的寒暄和介绍后,林默直接切入正题:“各位首长,各位领导,一路辛苦,我们是否直接前往靶场?演示已经准备就绪。”

“好!”李振华大手一挥,毫不拖泥带水。“

客随主便!直接去靶场!我倒要看看,你这‘天眼’和‘点睛’,是怎么察打一体的!”

一行人没有多做停留,在林默等人的引导下,车队再次启动,驶向位于研究所后山深处的专用测试靶场。

靶场早已布置妥当,一片相对平坦的开阔地边缘,搭建了一个临时观摩台,上面摆放着桌椅,桌上铺着白色桌布,放置了望远镜,茶水和简单的点心。

观摩台前方,竖立着几块大尺寸的显示器屏幕,此时尚未点亮。

孙伟良带着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的线路检查。

开阔地的另一头,约一点五公里外,设置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目标。

一个模拟的钢筋混凝土火力点,一辆退役的59式坦克作为静止靶,以及一片模拟敌军简易阵地的区域,插着一些标识物。

李振华,王军在林默的陪同下登上观摩台,其他随行人员和研究所骨干则站在观摩台两侧或后方。何建设指挥着工作人员端上热茶。

“林默,可以开始了吗?”李振华坐下后,直接问道,目光已经投向了远处的目标区域。

“请首长指示,演示随时可以开始。”林默站在一旁,拿起了一个便携式通讯麦克风。

“开始吧!”李振华和王军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点头。

“是!”林默对着麦克风沉声下令,“‘启明星’演示,第一阶段,无人机侦察启动!实时图像传输系统开机!”

命令下达,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开阔地一角的起飞区域。

只见一架外形略显粗糙但结构紧凑的“天眼—1A”型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发出嗡嗡的轰鸣声,迅速滑跑,起飞,灵巧地爬升,很快变成了天空中的一个黑点。

几乎在无人机起飞的同时,观摩台前方那几块大屏幕“嗡”的一声亮了起来!

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有些晃动的地面景物,随着无人机爬升,视野逐渐开阔。

清晰的黑白图像实时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