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面见首长!(1/2)
会议结束后,李振华没有片刻耽误。
仔细准备了一下材料,准备面见首长。
他知道,像“军工外贸”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议题,仅靠装备部内部达成初步共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最高层的首肯,才能真正推动。
他立刻通过保密渠道,请求向最高首长做一次紧急汇报。
等待回复的时间并不长,李振华在办公室里反复推敲着汇报的措辞,思考着如何既能清晰传达军工外贸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这毕竟是开先例的事情,前所未有,他不得不小心翼翼。
傍晚时分,他接到了通知,首长将在办公室抽出时间见他。
晚上,九点整,李振华走进首长办公室,房间内陈设简单,书籍文件堆积如山。
首长正伏案批阅文件,听到脚步声,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
他放下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笑着说道:“振华同志来了,坐,听说你有急事?”
“首长,打扰您休息了。”李振华恭敬地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双手将那份文件轻轻放在办公桌上,点了点头:
“是关于我们装备系统未来发展的一点……不太成熟的想法,由于比较特殊,所以紧急向您汇报一下。”
他的语气谨慎,带着试探。
他没有直接抛出“军工外贸”这个刺激性的词汇,而是采用了相对模糊的“未来发展想法”。
闻言,首长拿起一边的文件,目光扫过标题——《有关于军事武器外贸方案的探索性想法》,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但没有立即发表看法,只是示意道:
“嗯,振华通知,你说说看,我听着。”
李振华深吸一口气,开始按照打好的腹稿,一点一点,循序渐进地阐述起来。
他没有一上来就谈卖军火,而是先从当前军工系统面临的严峻困境切入,军费削减,项目下马,产能闲置,工人生活困难,研发投入捉襟见肘……
“首长,总而言之,目前国内军工系统情况确实比较困难,很多老厂,特别是三线厂,现在是在硬撑着,靠着一点‘军转民’的订单和过去的家底在勉强度日。”
“长此以往,我担心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和人才队伍,会出问题,一旦人才断层,重新培养的花费将会更大,而且时间上耽误了……”李振华的语气沉重,带着真切的忧虑。
首长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看不出喜怒。
见首长没有打断,李振华才小心翼翼地引入了核心观点: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装备部内部也进行了一些讨论,大家就在想,能不能……在坚持原则,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一条新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盘活存量,反哺研发的路子?”
“军工系统需要钱。”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首长的反应,然后才将“军工外贸”的想法和盘托出:
“我们注意到,国际上一些军事强国,比如M国和老大哥,他们通过大规模的对外军火贸易,不仅有效消耗了过剩产能,维持了工业运转,更获得了巨额的资金,用于支撑其更高精尖武器的研发,这无形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他加快了语速,将理由充分阐述:“我们就思考,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
“当然,不是照搬,而是有选择,有控制地进行试点。比如,选择一些技术相对成熟,不属于最尖端序列,但性价比高的装备,像改进后的步枪,火箭筒这类,尝试向一些关系友好,有实际需求的国家进行出口。”
“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厂子的生存问题,换取宝贵的外汇,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国际市场检验我们的装备,促进技术改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我们的国际影响力。”
李振华一边说,一边注意着首长的表情。
当李振华终于将所有的理由和设想陈述完毕。
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
他心中忐忑,等待着首长的裁决,甚至已经做好了接受批评和否定的准备。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首长并没有立刻反驳,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
他沉吟了足足有一分钟,目光再次落到那份文件上,然后,做出了一个让李振华完全没有想到的的举动。
只见首长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了另一份文件,递到了李振华面前,笑呵呵的开口:
“振华同志,不急,你先看看这个。”
李振华带着疑惑接过文件,只看了一眼标题,心脏就猛地一跳!
那份文件的标题,赫然是《关于适度开展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与装备交流的若干思考》!
“难道是……”
李振华翻开内容,越看越是心惊!
这份由最高层智囊机构撰写的内部参考文件,其核心观点,论证逻辑,甚至部分选择的装备类型和目标市场分析。
竟然与他刚才汇报的,由林默提出的“军工外贸”想法,基本上一致。
文件同样分析了国际军贸现状、国内军工困境,提出了在严格管控下,通过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和装备出口,换取资金,技术,资源和战略空间的可能性!
“首长,这……这……”李振华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他原以为自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却万万没想到,最高层竟然早已开始酝酿类似的思路!
只是措辞可能更谨慎,叫做“军事技术合作与装备交流”。
最高首长看着李振华惊讶的表情,脸上露出了然的微笑,他靠在椅背上,语气平和了许多:
“很惊讶?”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你们装备部门能主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拿出了具体的想法。”
“很好,这说明你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在积极寻找出路。”
他指了指李振华带来的文件:“有所不同的是,你们这份《探索性想法》,虽然提法上更直接,胆子也更大,但核心思路,和这份参考文件是不谋而合的,那就是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和开辟新路径的必要性。”
听着这话,李振华心中一块大石轰然落地,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兴奋和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