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八十六章 军工外贸资格!

第八十六章 军工外贸资格!(1/2)

目录

“林默同志,你们那个导引头的光学窗口,到底是用的什么新型玻璃?抗过载和热冲击性能怎么会这么好?”

“还有激光编码器,微型化做得如此出色,功耗还低,是怎么解决散热和信号串扰问题的?”

“报告里提到用了新型的惯性测量单元,是国产的吗?精度等级多少?”

“生产工艺呢?特别是导引头内部的精密装配,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工装夹具?”

此时此刻,这些专家们,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你一句,我一句的问了起来。

就这样,讨论的热潮,在寒冷的靶场上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最后还是李振华看着天色渐晚,而且不少人年纪大了,怕他们冻着,才出面打断。

“各位专家!大家的心情我理解,我也恨不得立刻把林默的脑子打开看看里面还装着什么宝贝!”李振华幽默的话语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不过,这冰天雪地的,有不少专家年纪大了,咱们还是回部里,找个暖和的地方,泡上热茶,慢慢聊!也舒服不是,林默他们这几天都在京都,有的是时间向大家请教交流!”

部长发话,众人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

返回市区的车上,不少专家还意犹未尽,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知道的技术突破方案。

回到总部大楼,一间宽敞的会议室被紧急布置成了临时技术交流中心。

林默几乎被按在了主讲席上,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又开始了新一轮,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答疑。

从激光物理到光电转换,从自动控制到结构力学,林默的知识储备之广,理解之深,让在座的专家们一次又一次感到震惊。

他仿佛一个行走的技术宝库,信手拈来。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

一位专注于材料科学的老院士,在听林默讲解了用于导引头壳体的新型高强铝合金的冶炼和热处理工艺后,忍不住感慨: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林默同志,你的这些想法,不仅仅是具有突破性,更重要的是,你在完成这激光制导系统的过程中,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啊!”

他掰着手指头数道:“你看,你刚才提到的那种采用特殊添加剂和快速凝固技术制备的铝合金,其强度和韧性匹配,远超我们现有航空铝材的水平,这完全可以应用到飞机结构件上!”

旁边一位光学专家立刻接话,同样非常兴奋:

“还有刚刚提到的光学镀膜技术!他们为了实现高透光率和特定激光波段的增透,开发的多层复合膜系,其工艺水平和设计理念,对我们改进现有光学仪器,提升成像质量,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不止。”一位微电子专家推了推眼镜,也插入话题中:

“他们为了集成化,在小型化激光驱动电路和信号处理模块上做的探索,其中采用的厚膜混合集成电路技术和独特的布局,解决了我们很多军工电子设备小型化的燃眉之急!”

“控制算法就更不用说了,那种自适应滤波和智能跟踪的思路,完全可以移植到雷达,声纳等多个领域!”

专家们越说越兴奋。

他们发现,林默和红星厂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激光制导系统,而是一整套相互关联、能够辐射带动多个领域进步的技术集群!

很多他们自己课题组正在攻关的难题,竟然在红星厂这里找到了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或者至少是极具启发性的新思路。

这场高强度的技术“围攻”一直持续到晚上华灯初上。

直到刘组长推门进来,笑着招呼大家: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食堂准备了便饭,咱们先祭祭五脏庙,再继续论剑如何?”

这时,众人这才从忘我的技术讨论中回过神来,顿觉饥肠辘辘,李振华也笑着起身:

“人是铁饭是钢,林默同志也被你们‘拷问’了一天了,总得让人喘口气,吃口热乎饭吧!”

晚饭安排在总部的小食堂包间,虽然说是便饭,但规格不低,菜品精致。

刘组长显然有心,特意安排林默与各位主要领域的专家同桌,并热情地为他一一引见。

“林所长,这位是陈院士,光学泰斗,你那个导引头的眼睛,可得让他多把把关。”

“这位是王总工,激光领域的权威,你们可以多交流交流激光器的小型化。”

“这位是钱教授,搞自动控制的,你的算法让他赞不绝口啊。”

林默谦逊地与各位前辈握手,问候,态度不卑不亢。

当他被引到一位看起来约莫五十多岁,面容清癯,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略显严肃的专家面前时,刘组长介绍道:

“这位是韩志成,韩院士,主要负责能源动力和新型推进技术方面的研究。”

韩志成……听到这个名字,林默的心猛地一跳!前世记忆的碎片瞬间涌入脑海!

在前世,这位韩院士可是国内高能物理和新型能源领域的旗帜性人物!

尤其是在聚变能理论研究和小型化高密度电池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林默前世所在的朱雀能源项目,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韩院士早期理论工作的启发。

他曾经在一次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上远远见过韩院士做报告,对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印象极深。

没想到,在这个时空,在这个场合,竟然以这种方式相遇了!

“韩院士,您好!久仰大名!”林默握住韩志成的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这不仅仅是客套,更是发自内心的敬意。

韩志成似乎有些意外林默的反应如此热切,他微微颔首。

“林默所长,年少有为,你们红星厂搞出来的东西,很有意思,非常不错啊。”

他的话语简洁,但“非常不错”四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来,已经是极高的评价。

“韩院士过奖了。”林默稳住心神,顺势说道。

“我们搞激光制导,对高能量密度,长续航的电源需求非常迫切,目前还在使用改进的锂亚硫酰氯电池,但能量密度和放电功率还是制约了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一直非常关注能源领域的新进展。”

“尤其是您在一些内部刊物上提出的关于新型储能材料的构想,让我们深受启发。”

林默这番话并非完全是客套。

激光指示器和导引头都需要稳定可靠的电源,尤其是在野外长时间作战时,电池性能至关重要。

他确实在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提前布局更高性能的能源系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