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原是新仇旧恨一起算(2/2)
卓鹤卿凝目看她:“难道你不该给我一个解释?”
魏根莹轻笑一声,笑意却未达眼底:
“你若是以为,我是因对你有意才对沈月疏出手,那也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我那样对她,不过是因为——我恨你。”
卓鹤卿确实曾有过这样的猜测。
月疏与魏根莹素无冤仇,公主这般针对,矛头分明只指向他一人。
他甚至于心底细细推演过一番:
这些年来,他与魏根莹几乎素无往来,既无往来,何来仇怨?
自那年他婉言相拒之后,她不久便嫁与状元郎,听闻婚后琴瑟和鸣,日子也算美满。
既如此,旧事便该如烟散去,她对他……更不该有恨。
既不是恨,那便只能是喜欢了。
思及此,他不由得将思绪引向自身——
如今的他,早已褪去昔年清高孤冷,出落得玉树临风,待人接物亦多了几分温润体贴。
又蓦然想起那日左云峰提及,长公主近来似乎对某位有一双儿女的公子青眼有加……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明晰起来:
她看上的人,极有可能,就是他自己。
来此之前,他甚至特意向陈御医求了解药,想着若魏根莹真要对他使什么手段,他便立刻服下,宁死也不愿受辱。
可如今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终究是太过自负——她步步紧逼,竟纯粹是出于恨意。
她语气渐冷,一字一句如碎冰击玉:
“你昔日待我如秋霜,今日待她如春煦,这泾渭之分,方是伤我至深之由。我所图,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今看来,此弈局终了,你虽未弃她,她却已远去。你我之间,旧债已清,两不相欠。自此宫墙内外,各自独行,永为路人。”
她略顿,复又扬起下颌,姿态倨傲:
“何况此事并未触犯刑律,你便是告到皇兄那儿,也不过换我一顿责骂罢了。”
她不曾说出口的,是那年她在宫中,惊鸿一瞥之后的心动。
她看中了卓鹤卿,却遭他婉拒。
后来她设计请三鼎甲同来公主府赴宴,备下药物,原想与他成就夫妻之实,再求父皇赐婚。
谁知那杯酒卓鹤卿未曾沾唇,阴差阳错,反被她自己饮下,与状元有了肌肤之亲。
自她下嫁状元那日起,此身此心便已归属明确。
纵然后来夫君早逝,幽明永隔,她亦不曾、亦不屑,再对卓鹤卿有半分回顾。
她甚至心生庆幸,天幸当年未曾嫁与卓鹤卿。
他那般彻骨清寒的性子,若真朝夕相对,只怕也是画地为牢,徒增怨悔。
原以为二人便可如此相安,各自天涯。
直至卓鹤卿为沈月疏被绑之案御前犯颜,直至魏根莹亲眼见他为那人剔去虾壳,一举一动皆是小心翼翼。
她方在电光石火间了悟——
他并非天性薄凉,只是那满腔温存,从未有一刻,为她而存。
她心下雪亮,卓鹤卿这般的人,情根既种,若遽然夺之,无异于引动焚天之火,必落得个玉石俱焚,天地同寂的倾覆之局。
于是,她信手落子,设下此局。
她所感受的彻骨之寒,必要这人间暖意,尽数焚尽。
圣上的一顿训斥,终究是落在了魏根莹头上。
只是这惩戒,于沈月疏而言早已于事无补。
只因魏根莹的一个不乐意,便将她的生活连根拔起,自此天翻地覆,再难回旋。
卓鹤卿将此事说与她听时,她面上不悲不喜,只淡淡应了句“知道了”,便转身回卧房躺下,再无多话。
这些时日,卓鹤卿一直宿在疏月园中。
只是他早已失了睡那张拔步床的资格,终日蜷在书房一角那张又窄又短的软榻上,连腿都伸不直,当真连只兔子都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