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麋威应招(2/2)
“若不趁此时机速定并州,岂非白费了这数年的心血?”
“至于说上党一地,只要将军下定决心,邓士载一人足以应付,无须其余将军增援的。”
“倒不如让各将扬声于别处,以此策应邓士载稳固上党,说不定有奇效。”
“提议赵征北继续北伐,也是这个意思。”
麋威听得连连点头。
他本身也有类似的构思。
不过是例行找人商量,查漏补缺罢了。
但没想到谯周居然在兵法和地理上有所精进,思路清晰。
所以这位是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
微微惊喜一下,麋威便即刻回信赵云,让他继续北上。
唯一要求是动静要闹大一些。
借此分散曹叡对上党的注意力。
继而又减少羊衜突然翻脸的风险。
……
就在赵云半佯半实北上雁门之际。
河南的关、张二将同样加大了对洛阳城的攻势
不过对于守城的张郃来说,其实并不值得震惊。
因为他已经在洛阳困守了两年,见识了河南之地沦陷于汉军的全过程。
对于洛阳城还能守多久,守到什么时候,早就有所预期。
无非是想保存晚节,免得落得跟于禁一般的下场罢了。
至于说效仿徐晃当初火烧新野,不给汉军留下一粒谷一寸布。
他倒是有考虑过。
只是做不到。
今时不同往日了。
现在已经不是曹魏雄霸北方的那个年代。
只要眼不瞎,耳不聋。
洛阳谁人不知汉军早晚能进入洛阳城?
那为什么还要乖乖听话,任由曹魏官兵摧毁自家的一切呢?
大不了逃到城外投降关羽张飞呗!
天下谁人不知汉军厚待归降者,且从无“围而后降者不赦”的说法?
就磨呗。
互相消磨下去。
直到魏军彻底支撑不住,然后箪食壶浆喜迎王师入洛。
这就是眼下洛阳上下的普遍想法。
也是城外汉军默许的状态。
更是张郃早就认清的现实。
没什么好惊讶的。
不过,就在这位大魏元勋老将打算继续躺死到底的时候。
某日清晨的一声惊天巨响,还是在他枯寂的心湖里掀起了一丝涟漪。
洛阳宫里那座高峻的陵云台,也是曹丕生前最喜爱去游玩的建筑之一。
倒塌了。
“怎么塌的?”
张郃望着一群惊慌失措的宫人,皱起了眉头。
“许,许是因为风太大。”
一道虚弱而阴柔的声音响起。
张郃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因年迈而被留下守宫的小黄门。
必须说一句的是,小黄门并非指人年纪的大小。
而是一种正式的宦者官称,隶属少府,秩六百石。
在宦官里算得上中层。
而张郃见他是宫中老人,自然没有多疑。
直到一道质疑声从旁响起:
“此言大谬!”
“两年前车驾离开洛阳前,陛下曾以此台根基不稳,恐其倒塌伤及宫人,所以曾下诏请工匠加固。”
“怎么加固前风吹不倒,加固后反而倒了?”
“我看分明是有敌军细作潜入城中,欲谋害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