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孔子修书,风花雪月(1/2)
秦始皇顿时哑然。
公孙劫确实很有名气。
作为荀子高徒,人脉极广。
当初公孙劫被囚于邯郸,各国名士纷纷出言相助。更有甚者是亲自入赵,指着赵迁鼻子痛斥。
彼时当然有人想杀了公孙劫。
可就没人敢动这个手。
秦始皇依旧没有立刻答应,这事牵扯甚多,关乎到很多人的利益和秦国未来,所以必须得要慎重!
“那阿劫后续有何想法?”
“首先就是修书、撰史。”
“修书?”
“正是。”公孙劫自信浅笑,“吾师曾与我过,孔子晚年时退修诗书。整理出《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相传上古诗颂有三千余篇,经其删减后就留下三百多。”
这事还真是孔子也干了!
孔子本意是删去重复、存其精要,借此化作教材。可他的私学却逐渐成为当时显学,孔子所著六经受众极广,间接导致很多诗颂失传。
公孙劫逐渐阐述自身想法。
大一统的国家,必须统一思想。
秦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朝历代,都有类似的手段。
“修书求实,再以百家为基础,以窥万物本源,是谓源学。”公孙劫狡黠一笑,“当然,也可借此删去些不利于统一的内容。话语权,终究是在秦国手上。”
“至于撰史,乃是同样的道理。正所谓堵不如疏,与其任由民间揣测胡言,倒不如修正史,以正本清源广而告之。撰史自当要以真实为准,但却要懂得避重就轻。有些事要详写,有些事则可一笔带过。三代之后,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就以商纣为例,子贡就曾怀疑有部分罪名是强加上去的。孟子虽批纣王为独夫,却认为其有善治遗风。吾师也曾言:故凡言桀纣之事者,吾不敢尽信也。”
就如很多人的那样。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姑娘。
后朝修前朝的历史,很难客观。
但这却很必要。
就以诸侯来,在他们视角内,秦国绝对就是虎狼暴秦。可现在已是过去式,这些史书必然要被控制。
历史上秦国的选择就是焚书,将不利于统治的书籍统统烧了。只留下孤本,藏在御史府内。结果等项羽攻进咸阳后,又一把火将这些孤本全烧完……
如此,就出现了断代。
也为后世留下诸多未解之谜。
与其焚书,倒不如修史。
“朕都明白了。”
“阿劫,你也费心了。”
“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公孙劫遥望远处,轻声道:“同样,也是我的志向。”
秦始皇轻轻点头。
两人觥筹交错,对饮赏月。
也不知喝到什么时辰。
公孙劫在人搀扶下,前往终南宫休息。而秦始皇则站在章台宫门口,看着半轮明月。
这片江山社稷实在是太美了。
美到让人迷恋!
……
次日。
公孙劫自终南宫醒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