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617章短视?

第617章短视?(2/2)

目录

罗重文坐在主位,面色沉静如水,他面前摊开的,正是来自汉东,由陈朝阳撰写的报告。

会议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关于报告前半部分对战场形态和敌我力量的分析,众人已基本达成共识。

僵持、消耗,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然而,然而,当讨论进入到陈朝阳对“美帝和谈本质”的判断时,会议室内原本相对一致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而活跃起来。

“报告我仔细看了,”一位资历颇深、主管政治工作的负责同志率先开口,他扶了扶眼镜,语气严肃,

“陈朝阳同志对战场形势的分析,有他的见地。

我们确实要做好长期准备的打算。”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尖锐:

“但是,他对美国和谈意图的判断,我认为是极其危险的,是典型的‘左’倾关门主义思想在军事外交领域的反映。”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的空气陡然凝固了几分。

他环视一周,声音提高:

“什么叫‘与虎谋皮’?

什么叫‘根本的骄兵之计’?

这是将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简单化、标签化。

统一战线,要利用矛盾,要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

他环视一周,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美国鬼子也是人,他们的兵也是爹生娘养的。

我们第五次战役是后撤了,但前期也把他们打得够呛,这几个月的战斗,哪一次他们进攻不是碰得头破血流?

他们国内的反战情绪是假的吗?

我看,他们就是被打疼了,打怕了。

觉得再打下去占不到便宜,所以才不得不坐下来谈。

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抓住机会,展现和平的诚意,争取早日结束战争,让战士们回家,让国家休养生息。

如果把敌人的一切举动都看做是欺诈,是不是有点……太绝对了?”

现在,敌人内部出现了厌战情绪,国际上要求和平的呼声高涨,这是客观事实。

这是我们打破帝国主义包围圈,争取战略主动的历史性机遇。”

他拿起报告,用力地抖了抖:

“陈朝阳同志,坐在学院的办公室里,凭着一些历史案例和战场推演,

就敢如此武断地给一场刚刚开始、具有世界影响的和平谈判定性为‘政治欺诈’?

这是主观主义,这是妄图以前线局部指挥员的视角,来绑架北平的全局战略决策。”

他的批判异常严厉,直接上升到了路线和思想方法的高度。

“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思路走下去,”他沉痛地说,“就会在国际上孤立自己,被敌人污蔑为‘好战分子’,失去所有同情我们的朋友和中间力量。

在军内,也会造成思想混乱,让同志们以为北平渴望和平的方针是错的,是要上当受骗的。

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误判,更是政治上的短视和冒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