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616章 圣经与枪炮

第 616章 圣经与枪炮(2/2)

目录

院长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阅读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

他读得很慢,期间数次停下,拿起红蓝铅笔在重点段下划下浓重的线痕,或是走到墙上的朝鲜地图前久久凝视。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终于,他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他没有立刻评价报告内容,而是凝视着坐在对面的陈朝阳。

这份报告,比之上次短暂交流,不仅更加系统详实,更重要的是在战略层面的洞察更加深刻锐利。

它将具体的战术构想与宏大的战略判断、敌我分析熔于一炉,已然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学术范畴,直指这场战争乃至国际博弈的本质。

让他心中既感欣慰,又不禁生出几分惊叹。

“有人你陈朝阳好为惊人之语,喜欢搞些标新立异的东西。”院长缓缓开口,语气里听不出责备,反倒带着长辈看待出色晚辈时那种混合着关切与考校的意味。

他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吹了吹浮沫,目光终于从杯沿上方抬起,在陈朝阳脸上,那眼神深邃,想看清他平静外表下的所有思绪。

陈朝阳神色不变,腰背依旧挺直如松,他沉默了片刻,没有急于辩解,而是沉稳而恳切的回应道:

“首长,我不是标新立异,我是被前线的数据和牺牲逼得睡不着觉。

那些躺在撤退路上的战士,那些被炮火隔绝的联系,它们本身就在发出最惊心动魄的呼喊。

我的报告,只是把这些呼喊,用组织和逻辑的语言,翻译给您、给军委首长们听。”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迎向院长审慎而温和的视线:

“如果这种基于事实的呼喊,听起来显得‘惊人’,那恰恰明,我们有些人,对即将到来的残酷,还缺乏足够的警觉。

我愿意承担任何‘标新立异’的批评,只要这能换来我们对未来战争多一分准备,能让前线的战士们少流一滴血。”

院长端着搪瓷缸的手停在了半空,他缓缓将杯子放下,那双看透无数风雨的眼睛里,之前的考校和淡然渐渐被一种极为纯粹的赞赏与沉重所取代。

他听得出陈朝阳这番话,是将个人立场与前线牺牲、军队未来紧紧捆绑,既表达了绝对的忠诚,也展现了超越个人毁誉的格局。

他甚至微微点了点头,像是终于确认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东西。

良久,他轻轻吐出一口气。

“好一个‘被牺牲逼得睡不着觉’……”他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一次,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感慨和认同。

终于,一丝真正欣慰、带着温度的笑意从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化开。

“冲你这句话,我老头子,信了。”

“你这份‘惊人之语’,得在理,得透彻,得让人脊背发凉,却又豁然开朗。”

“美帝本质……你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把很多人心里模糊感觉到、但不敢、或者不清楚的东西,完完整整、明明白白地端了出来。”

到此处,他立刻在一张专用的荐函纸上奋笔疾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