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余孽(2/2)
当夜宫中载歌载舞,一直闹到了深夜。
自册封太子的大典与宫宴圆满落幕之后,朝廷上下便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期,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模样。
宋尔雅安心养胎,周宴珩在处理朝政之余,几乎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留在了永宁宫,帝后情深,琴瑟和鸣,成为宫中乃至京城的一段佳话。
周思渊入主东宫后,愈发勤勉,在太傅的教导下进步神速,偶尔同父皇母后问答时,周宴珩都少见地被他问住过几次,言谈举止间已隐隐有了储君的风范。
陈明安接手九门提督一职后,雷厉风行,很快便将京畿防务梳理得井井有条。他手段强硬,处事公允,虽依旧不苟言笑,却也逐渐赢得了下属的敬畏。
徐氏见儿子地位稳固,虽仍心心念念着他的婚事,但碍于陈明安之前的警告,也不敢再轻易进宫叨扰宋尔雅,只暗中派人打听着京城适龄贵女的消息,尤其对那位曾有一面之缘的柳家小姐,留了更多的心思。
然而,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初秋的一日,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京城的宁静。
金殿内,周宴珩看着手中的急报,面色凝重。
北戎残余势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后,竟悄无声息地联合了西境几个不安分的小部落,集结了数万骑兵,进攻大周边陲重镇——玉门关。
守关将士虽奋力抵抗,但敌军来势凶猛,玉门关外围防线已有多处被突破,情势危急。
周宴珩看完之后,指尖敲击着龙案,眸中寒光闪烁。
自他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整顿军务,大周军队的战斗力直接翻了番,再到他御驾亲征,直打的北戎喘不过气,本以为边境可享数年太平,不想这些蛮族竟如此不安分。
宝座之下,众臣议论纷纷。
主战者认为当立即调派精锐,给予北戎迎头痛击,甚至可以再来一次御驾亲征。
保守者却建议应以防守为主,依托关隘消耗敌军,再从长计议,毕竟北戎之前以元气大伤,一些余孽成不了什么气候。
就在争论不下之际,陈明安出列,声音沉毅:“陛下,末将愿领兵驰援玉门关!”
周宴珩看着他,沉吟片刻。陈明安的能力他自是信得过,只是……
“陈爱卿新任九门提督不久,京畿防务亦是重中之重,你若一走……”他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陛下,”陈明安拱手,语气坚定,“京畿防务体系已初步完善,微臣副手足以胜任日常管辖。如今边关告急,玉门关若失,西北门户洞开,后果不堪设想。末将熟悉北戎战法,愿为陛下分忧,踏平敌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