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隐归时 > 第107章 弹劾

第107章 弹劾(2/2)

目录

“急什么?这么点城府都没有。”

“跳梁小丑,不成气候。”

“让他跳,站得高一些。摔下来,才够疼。”

太和殿中,众人循着声音回头。

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从御史队列缓步走出。

正是御史大夫张秉文。

御史台资格最老,也最固执的老御史。

他从不站队,也从不拉帮结派。

这几年,随着温明谦对林石诣沈传师越来越信任,裴文坚、夏钲、张秉文等人在朝中越发艰难。

张秉文已经很久没有弹劾任何官员了。

所有人都以为,他早就被磨平了棱角。

张秉文走到大殿中央,跪了下来。

“陛下。”

“老臣在御史台,待了三十年。”

“三十年来,见过热血的,见过谄媚的,见过明哲保身的。”

“顾御史年轻气盛,或许有之。”

“但他这颗心,为国为民之心,老臣看得清楚。”

“若今日,一个御史,因弹劾贪墨而获罪。”

“那今后,这满朝文武,谁还敢为陛下监察天下?”

“这御史台,干脆改成歌功颂德台算了!”

“恳请陛下明察,勿要寒了天下忠良之心!”

林石诣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几位素来有些风骨的清流官员,对视一眼,也站了出来。

“臣,附议张大人所言!”

“臣附议!”

皇帝的脸色,变了又变。

他不在乎一个云州知府,也不在乎一个新来的小御史。

但他不能不在乎这群“清流”的嘴。

他沉默了半晌,终于缓缓开口。

“罢了。”

“此事,就此作罢。”

他看着顾之川,语气里带着一丝警告。

“恢复原职。下次,奏事前,先把眼睛擦亮点。”

顾之川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臣,遵旨。”

下朝后,顾之川快步追上了张秉文。

他在廊下,对着老人的背影,深深一揖。

“顾之川,谢过张大人今日恩。”

张秉文扶起顾之川,拍了拍顾之川的肩膀,叹了口气。

“孩子,记住了。”

“御史之剑,利在锋,更贵在准。”

“你想斩妖除魔,就要先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谋定而后动。”

“否则,剑没出鞘,就先伤了自己。”

顾之川听着,字字句句,都刻进了心里。

他对这位老人,生出了无限的敬意。

自那以后,他便时常去找张秉文请教。

两人一个问,一个答,分析案情,讨论时政。

老的将毕生经验倾囊相授,少的将一腔热血化为利刃。

顾之川开始学着,如何更有效地收集证据,如何寻找真正的突破口。

半月后,城北听雨轩。

文会依旧,只是今日,角落里多了一位新来的客人。

顾之川。

他是被同为寒门出身的好友赵屿拉来的。

他没想到,才短短不到一个月,裴惊梧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

但他一想到裴惊梧身后的凌云公子,同样也是他的恩人,就觉得也不奇怪了。

他听着裴惊梧与众人高谈阔论,从诗词歌赋,到民生疾苦。

那是隐忍的,算计的,却同样渴望着改变。

文会散去,裴惊梧端着一盏茶走到了顾之川的桌前。

“之川兄,似乎有心事。”

顾之川抬起头,苦笑了一下。

“让裴兄见笑了。”

裴惊梧坐下,整了整自己的衣襟。

“之川兄朝堂之险,惊梧虽身在翰林,亦感同身受。”

“如今这朝堂,想做点实事,真是举步维艰。”

顾之川的心头一震。

他看着裴惊梧,仿佛在看另一个自己。

“是啊。”

“但,正道不孤。”

“裴兄在翰林院振臂,之川在御史台砺剑。”

“终有一日,能将这朝堂的尘埃,涤荡干净。”

裴惊梧笑了。

两人举杯,以茶代酒,轻轻一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