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没有人能审判我(1/2)
杜兰特说他学到了很多,但他到底学了多少呢?
同样有人对徐凌这种有点不尊重对手的发言感到不满,比如已经被徐凌公开拉黑的ESPN记者克里斯·谢里丹:“我经常听到有人说,伊莱没有错,错的是那些心胸狭隘的人,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无法与你和平共处,那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徐凌和谢里丹的恩怨在NBA属于众所周知的事情。
谢里丹的身后与耐克的关系非常复杂,自从徐凌进入NBA以来,前者便长期撰写文章反对后者的种种行为,这场争端在“摇手指之夜”上升到顶点。
徐凌拒绝回答谢里丹的问题,并当众将他驱逐出媒体访问室。
那是一个非常象征性的事件,体育记者以巨星而活,没有圈内人脉的体育记者和篮球社区的球迷没有任何区别。
没有几个记者真的愿意把球员得罪到死,何况是徐凌这种出道半赛季就已经成为风云人物的超级新星。
谢里丹的遭遇让其他媒体使用更谨慎的态度对待徐凌,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弑君者忌恨上。
正常来说,徐凌不会搭理谢里丹,因为他不关注记者的专栏,除非在上网的时候看到。
这次,他刚好就看到了谢里丹的文章,于是发了一条推特:“我完全同意谢里丹先生的看法。所以为了不‘破坏和平’,我选择继续拉黑他,这就是我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且,发完推特,徐凌也就把这件事翻篇了。
外界同样不以为意,因为徐凌已经大大提升了人们的阈值,这种事对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不值一提,什么时候他开始懂得打太极了才是新闻一件。
灰熊队仍然需要为季后赛的名额而努力。
处在2008年的西部这个极度内卷的赛季,落后四场比赛可不是想追就能追回来的。
然而,就在这个灰熊队一心追逐季后赛名额的时刻,他们仍然被动地成为了新闻对象。
而且,这次挑动新闻界关注的还不是徐凌。
新闻的主角是弗拉迪米尔·拉德马诺维奇。
他的故事有一个平淡的开场。
假期归来,拉德马诺维奇报告自己在犹他“不慎摔倒”,导致左肩摔伤。球队按流程发布了伤病通知,波澜不惊。
但几天后,犹他州当地小报的流言像病毒般扩散,称有人目睹拉德马诺维奇在帕克城滑雪场玩滑雪橇——这明显违反了NBA合同中对高风险运动的禁令。在舆论压力和自己良心的双重拷问下,拉德马诺维奇通过经纪人向球队坦白:他撒了谎,他是在滑雪橇时受的伤。
消息传到篮球运营总裁杰里·韦斯特耳中时,LOGO男大为震怒。
“我们是在建设一支篮球队,还是在经营一个.他妈的马戏团??”
这个赛季真的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灰熊队历史上所有的赛季加起来上头条的次数也没有过去这半赛季多。
“主动联系联盟办公室,”韦斯特下令,“完整报告情况。准备内部处罚方案,要严厉,但必须在规则框架内。我们不能给球员工会任何借题发挥的余地。”
韦斯特的考量是专业且克制的。然而,当这件事被呈报到球队老板迈克尔·海斯利那里时,引发的却是另一种性质的反应。
向来不干涉球队运作的海斯利认为,这种私自违反合同的行为给球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必须要予以重罚。
海斯利作出指示,要给予拉德马诺维奇最严厉的惩罚:100万美元。
韦斯特感到一阵厌烦。他厌恶这种毫无意义的强硬,这只会把事情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果不其然,当灰熊队提交了巨额罚单的意向后,球员工会瞬间炸锅。执行董事米歇尔·罗伯茨的抗议电话直接打到了韦斯特的办公室,言辞激烈地指责这一提议“荒谬且挑衅”,并威胁要提起最严厉的仲裁。
媒体的狂欢达到了顶点
什么。“孟菲斯滑雪队”、什么“LOGO男的噩梦”、什么“百万美元雪橇”.各种讽刺标题铺天盖地,韦斯特再次以他最不希望的方式让球队成为了体育界的焦点。
在整个过程中,迈克尔·海斯利再也没有公开表达过愤怒。他甚至没有亲自出面处理与工会的纠纷。当事情陷入僵局时,韦斯特再次向他请示,希望降低处罚的标准。
结果,这位老板竟然完全改变了之前的态度,完全恢复了冷静:“这次事件充分证明我们的品牌关注度在提升。杰里,罚款的事情,你要尽快止损,我不希望这件事继续分散球队比赛的注意力。”
韦斯特终于明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处理拉德马诺维奇,而在于这位球队老板很喜欢这种被全世界关注的感觉。
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灰熊队现在都成为了NBA的人气球队。
考虑到他们的球市,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海斯利当年买下的这支球队正在快速升值,这是完全超出韦斯特预计的情况,也让海斯利对于这种媒体事务有了额外的看法。
就这样,一切尘埃落定,韦斯特作为灰熊队篮球运营部门的最高决策者对拉德马诺维奇开出了50万美元的罚单。
球员工会接受了这个处罚结果,“滑雪男”对此也无大的意见。
这是灰熊队冲击季后赛期间的一个小小插曲,他们难得的不是因为徐凌登上头条,每个人都被迫对此事表态,但队友之间,听到这种无厘头的消息又能说什么?聊表遗憾而已。
2月24日,灰熊队已经取得复赛后的三连胜,相比西部第八还差三个胜场,但已经成功以0.5胜的微弱优势把开拓者甩到身后,来到西部第九的位置。
然而,一场重大考验很快就摆到灰熊队的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